化学初三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2.物质的性质:物质不需发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重要有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物质必需通过化学变化才体现出来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如可燃性氧化性、复原性、毒性等. 二、主线试验操作: 1.药物的取用: (1)取药量:没有阐明用量,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液体取 1—2mL. (2)留心事项:“三不”:不闻、不尝、不摸 (3)取用少许液体药物用胶头滴管,取用肯定量的液体药物用量筒量取,读数时,量筒必需放平,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取用较大量液体时用倾倒(措施),瓶塞倒放,标签向手心,瓶口要紧靠容器口. 2.物质的加热: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局部,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使用酒精灯时,酒精不能超过灯容积的 2/3,肯定制止用嘴吹灭酒精灯,要用 灯帽盖熄. (3)给试管液体加热,试管所盛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 1/3,试管要倾斜放置,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3.仪器的洗涤: 玻璃仪器洗涤洁净的原则:在容器内壁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化学初三上册学问总结 2 另一方面单元我们四周的空气 一、空气的成分和构成 1.空气的成分: 空气成分 N2O2 稀有气体 CO2(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78!%0.94%0.03%0.03%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如右图) 观看到的现象:有大量白烟产生,广口瓶内液面上升约 1/5 体积, 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4P5O2 点燃 4P2O5; 结论:空气是混合物;O2 约占空气体积的 1/5,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4/5. 思索:(1)液面不不小于五分之一缘由: 装置漏气,红磷量缺乏,未冷却完全; (2)能否用铁、碳替代红磷?不能,缘由是碳产物是气体,不能产生压强差、铁不能在空气中燃烧 3.空气的污染及防治 (1)对空气导致污染的重要是有害气体和烟尘等,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工程为 CO、SO2、NO2、O3 和可吸入颗粒物等.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化学性质:比拟活泼,在反响中作氧化剂. 3.氧气的制取 (1)工业制氧气―――分别液态空气法法,运用空气中氧气和氮气的沸点不一样,此变化属于 物理变化. (2)试验室制取氧气原理:固固加热:(化学方程式) 2KClO3MnO2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 固液不加热:2H2O2M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