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教育与教育学1、研究发现“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2、被誉为现代教育之父的是(赫尔巴特)。3、教育的生物来源的代表人物是(利托尔诺)。4、1632 年英国哲学家(培根)初次在科学分类中将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划分了出来。5、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称为是(世界上第一部系统的教育学理论著作)。6、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7、原始社会教育的明显特点(全民性).8、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9、“痒”、“序"、“校”等施教机构产生于我国的(奴隶社会)。10、 班级讲课制出现于(资本主义社会)。11、 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这体现了教育的(永恒性)。12、 我国目前的教育有诸多方面不一样于解放初期的教育,这反应了教育具有(历史性).13、 1956 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了《教育目的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的分为三类,即(认知目的、情感目的、动作目的).14、 班级讲课制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教学组织形式).1、广义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2、教育来源问题上,历来存在两种错误的理论,一是生物来源论,二是心理来源论。3、教育的心理来源论认为教育来源于小朋友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4、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解释教育规律的学科.5、教育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6、教育有两大基本规律,一是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二是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的关系。7、德国的哲学家康德初次在大学专家教育学。8、我国封建社会的官学具有明显的等级性,教育内容独尊儒家学派。9、教育学源于教育实践经验,又高于教育实践经验.10、 教育学与教育科学的关系:教育学是庞大教育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11、 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为开端。12、 老式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13、 赫尔巴特 18 的《一般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作为一门规范的、独立的学科正式诞生。14、 夸美纽斯 1632 年出版的《大教学论》被看作教育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即教育学的诞生.第二章教育功能1、对青少年身心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学校教育)。2、印度发现的“狼孩”事例表明,遗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生理前提作用)。3、教育工作必须因材施教,是由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具有(差异性)。4、人之因此具有可教育性,就在于人具有(可塑性)。5、在人发展的关键时期施以对应的教育,这是遵照了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6、自然科学的教学内容之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