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O型密封圈原理、特点、应用及设计选型

O型密封圈原理、特点、应用及设计选型_第1页
1/4
O型密封圈原理、特点、应用及设计选型_第2页
2/4
一、密封原理O 型密封圈是一种挤压型密封件。安装时,O 型密封圈在径向或轴向产生初始压缩量,从而在密封接触面上产生初始接触压力 ,实现初始密封。当系统有压力时,压力作用于 O 型密封圈,使其产生额外的应力,总的密封力为初始接触压力与系统压力产生的应力之和。此密封力使 O 型密封圈紧密贴合密封表面,阻止介质泄漏。O 型密封圈依靠弹性变形实现密封,其原理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静态密封:安装后,O 型圈受压变形,填充沟槽与密封面间隙形成接触压力,阻止介质泄漏。动态密封:在往复或旋转运动中,O 型圈因介质压力进一步紧贴密封面,产生“自紧效应”,增强密封效果。二、特点1.优点:结构简单:截面为圆形,易于制造和安装。成本低:材料用量少,标准化生产。多介质适用:耐油、水、气体等(视材料而定)。双向密封:可同时阻止两侧介质泄漏。宽温范围:硅胶(-60~230°C)、FKM(-20~250°C)等。2.缺点:高压易挤出:需配合挡圈使用(>10 MPa)。动态磨损:长期运动易磨损,需定期更换。永久变形:高温或过度压缩后可能失效。三、应用领域静态密封:法兰、端盖、管道接头(如液压油箱盖)。动态密封:液压缸活塞杆、气动阀芯、汽车减震器。行业案例:航空航天:燃料系统密封(FKM 材料耐高温燃油)。医疗设备:消毒器械(硅胶耐高温高压灭菌)。家电:咖啡机水泵(NBR 耐热水)。四、设计计算沟槽设计(以 GB/T 3452.3 为例):宽度:W=1.3×d₀(d₀ 为线径)。深度:H=d ×(1−₀压缩率),压缩率通常取 15%-25%。圆角半径:0.1-0.2 mm 防止安装损伤。压缩率计算:压缩率=(d −h₀)/d ×100%₀(h 为沟槽深度,静态密封推荐 15%-30%,动态密封 10%-20%)。拉伸量控制:内径拉伸:拉伸率=(Dg-Di)/Di×100%(Dg 为沟槽内径,Di 为 O 圈内径),建议<5%以防截面减小。场景压缩率范围备注静密封18%~22%高可靠性(如核电站)往复密封8%~12%配合润滑剂降低摩擦旋转密封5%~8%需热膨胀补偿设计防挤出分析: 挡圈选型公式:间隙≤P×d0/2×材料硬度(Shore A)挤出间隙校核:根据压力和材料硬度选择最大允许间隙(例:70 Shore A 的NBR 在 10 MPa 下,间隙≤0.15 mm)。五、选型要点1.工况参数:压力:低压(<5 MPa)直接使用,高压需加挡圈(如聚四氟乙烯挡圈)。温度:EPDM 耐 120°C 蒸汽,FKM 耐 250°C 机油。介质:NBR 耐矿物油,FFKM 耐强酸(如氢氟酸)。2.材料选择:NBR(丁腈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O型密封圈原理、特点、应用及设计选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