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光伏高速公路2013 年 7 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相关部委就补贴、退税、电价、项目管理、并网以及融资等问题陆续出台配套政策,由此促进了我国光伏终端应用的快速发展。由于在具体项目申报、建设、并网、补贴申领等方面,仍存在体制障碍和政策盲点,特别是缺乏明确的、可操作的政策细则,以致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过程中遇到诸多难题,加之欧美国家继续打压我国光伏产业,因此,实施并加速国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终端培育和规模化应用已刻不容缓,亟待国家进一步加大政策落地力度,制定和明确配套政策,给予行业健康发展以引导和支持。并网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大规模应用的前提条件。然而,我国现行电力体制下的既有利益格局导致光伏发电并网难。随着太阳能分布式发电的兴起,用户自发自用、余电上网,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以售电作为主要业绩考核指标的电网企业的既得利益,致使国家支持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好政策不能很好地落地。国家发改委、能源局 2013 年底出台了《光伏发电运营监管暂行办法》,但没有得到有力的传达和宣贯,响应和执行力度大相径庭。国家能源局 2013 年 11 月 18 日发布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由省级及以下能源主管部门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备案管理,但并未明确具体是哪一级。由于各省均未出台具体备案办法,所以市县级管理部门在遇到分布式光伏项目申报、备案、并网时,各地的理解和把握就出现较大偏差,项目就难以继续推进。甚至有些地方以电网企业没有下文为由,对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予备案。另外,在电网接入方面,电网企业将权力下放,但其地市级公司技术、经验和管理能力不足,极大地拉长了并网周期。可以说,当分布式光伏电遇到“中国化”后,事实上已滞后甚至牺牲了宝贵的发展机遇。2013 年 8 月,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实行按照发电量进行电价补贴的政策,电价补贴标准为每千瓦时 0.42 元。但由于各地缺乏统一规范的备案与申报流程、各地购售电合同约定的电费结算时限不统一,以及地面、水面、屋顶等不同的建设环境和条件,需要国家出台不同的补贴标准。在操作过程中,政策一刀切,落地不及时、不到位,地方补贴政策差别大和地方保护主义等现象,都严重影响分布式发电建设的推进力度、速度和成效,直接降低了居民或投资方收益和市场信心。受此影响,实现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