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_第1页
1/6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_第2页
2/6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_第3页
3/6
东莞市第八高级中学高二语文组《<张中丞传>后叙》教案新授课题:《V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编号:X020205共三课时主备:李建文审核:李仲秋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古代文学家韩愈。3. 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叙事与议论并重),从整体上把握前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教学重点4.读懂文意,辨识、说明文中实词、虚词、句式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用法。教学难点认识本文的主要写作特色,从整体上把握前半议论与后半记叙之间的分工和内在联系。教学方法诵读法;讲授法。教具电脑,PPT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唐宋八大家及韩愈相关诗作、佚事(如关于“推敲”的典故)。二【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韩愈,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字退之,河南河阳人。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后人尊称韩文公。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他反对六朝以来的骈文,提倡先秦、两汉的散文,文学上主张“辞必己出”“惟陈言之务去”。他的文章,说理透辟,气势充沛,结构严谨,语言精炼,对当时及后代的散文创作都有重大影响。有《昌黎先生文集》。2、题解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张中丞,即张巡,邓州南阳人。开元未进士。安禄山反,张巡起兵抗击,同睢阳(今河南商丘)太守许远共同守护睢阳,被拜为御史中丞,故称其张中丞。“序”是文章体裁的一种,古人常用它来说明著作写作出版的情况,和对作家作品的介绍评论,一般放在书前,变称作“叙”或“引”。“后序”除具备“序”的作用外,还可对著作进行补充,批语或反驳,一般放在书后。本文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3、背景简介唐隶宗至德二年(公元 57 年),安庆绪(安禄山之子)部将尹子奇率领 12 万大军攻睢阳,张巡,许远率兵匕千人坚守数月,终因粮尽兵绝,睢阳陷落,张巡及部将五十余人牺牲,许远被叛军掳至洛阳,不屈而死。睢阳保卫战遏制了叛军的攻势,捍卫了江淮地区人民的生命与财产,为唐军积蓄力量,准备反攻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因而张巡,许远等人受到了人民的赞扬传颂。但当时一些坐观睢阳陷落而不增援的武官,为自己的可耻行为辩解,同某些嫉妒张,许功绩的文人一起,散布流言,对张,许等抗敌英雄诋毁。张巡的友人李翰写了这篇补叙英雄事迹,批驳流言蜚语,弘扬英雄精神,...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张中丞传后叙教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