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基本知识一、推动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是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进一步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科学进展观,提高干部素养和管理水平等重要工作的组成部分.仔细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一是有利于更好地履行职责,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二是有利于强化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处六位一体的工作机制,提高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效;三是有利于增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把预防腐败的工作落到实处;四是有利于明确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法律规范行政行为,降低行政风险,提高行政管理水平。二、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主要内容㈠ 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的概念“廉政风险防范管理”是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将“预防腐败”的工作理念和风险管理理论、质量管理方法应用于反腐倡廉建设,对行政审批或管理事项的工作岗位和重点工作环节等可能发生腐败的廉政风险点,科学评定廉政风险等级,实行有效的预防和监控对策,切实预防腐败行为发生。廉政风险具体可分为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业务流程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外部环境风险五种类型(以下简称“五类风险”).廉政风险管理具体可分为“查找及评定风险等级",“制定并实施防范措施”,“检查及考核防范效果”,“完善并形成操作规程”四个循环渐进的管理环节(简称“四个环节”).㈡ “五类风险”的内涵及相互关系1、思想道德风险:指因放松政治理论学习和世界观改造,理想信念动摇;背离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党的优良作风,权力观、利益观、工作观不正确等;因私欲、私利等自身思想道德偏误或因亲情请托等情节,可能造成个人行为法律规范或职业操守发生偏移、行政管理行为失控,或授意他人违反职业操守,导致行政行为结果不公正、不公平,行政行为对象利益受损或不当得益,构成“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2、岗位职责风险:指由于岗位职责的特别性及存在思想道德、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的实际风险,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正确履行行政职责或不作为,构成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廉政风险。3、业务流程风险:是指因工作流程设计不完善、缺乏相互制约或执行不力,可能造成在岗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失职渎职、以权谋私等严重后果的腐败风险。4、制度机制风险:是指由于缺乏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