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1、前言 11。1 建筑施工的特点 11。1.1 产品固定,人员流动 11.1.2 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 11.1。3 立体交叉作业多 11。1.4 建筑施工变化大 11。1.5 建筑施工队伍整体素养不高 11。2 建筑施工安全的现状 11。2.1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 11.2。2 安全管理制度不落实 21。2。3 安全工作思想认识不足,措施不力 21。2。4 工程造价太低 21。3 解决现场施工安全的意义 22、施工现场危险源与危险因素分析 22。1 施工现场的重大危险源 22.2 施工现场危险因素分析 22。2.1 作业人员的因素 22。2.2 物的因素 32。2.3 工艺技术因素 32。2。4 环境因素 32。2.5 建筑市场主体的因素及监管的因素 33、安全管理控制措施 33。1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33。1。1 人员的安全管理 33.1.2 自觉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43。2 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 43。2.1 安全生产的物质基础 43.2。2 设备的本质安全化 43。2。3 安全防护装置 43。2。4 加强施工设备的安全管理 43.3 改善作业环境 43。3.1 加强文明施工管理 43.3.2 切实保障作业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43。3。3 在危险部位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53。4 安全生产的科学管理 53.4.1 全员安全管理模式 53。4.2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53。4。3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3.4.4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 53。4.5 应急管理措施 54、结束语 6参考文献 7致谢 8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与危险因素分析1、前言1.1 建筑施工的特点1。1。1 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建筑施工最大的特点就是产品固定,人员流动。建筑施工人员流动性大,施工队伍中绝大多数施工人员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他们不但要随工程流动,而且还要根据季节的变化(农忙、农闲)进行流动,给安全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1.1。2 露天、高处作业多,手工操作,繁重体力劳动建筑施工绝大多数为露天作业,一栋建筑物从基础、主体结构、屋面工程到室外装修等,露天作业约占整个工程的 70%;根据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的规定划分,建筑施工中有 90%以上是高处作业。我国建筑业虽然有了很大进展,但至今抹灰工、瓦工、混凝土工、架子工等仍以手工操作为主。劳动繁重、体力消耗大,加上作业环境恶劣,导致操作人员注意力不集中或由于心情烦躁、违章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1。1.3 立体交叉作业多建筑产品结果复杂,工期较紧,必须多单位、多工种互相配合、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