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 52·计算分析】乙企业属于商品流通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售价中不含增值税。该企业只经营甲类商品并采用毛利率法对发出商品计价,季度内各月份的毛利率根据上季度实际毛利率确定。该企业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甲类商品有关的资料如下:(1) 第一季度合计销售收入为 600 万元、销售成本为 510 万元,3 月末库存商品实际成本为 400 万元。(2)第二季度购进甲类商品成本 880 万元。(3)4 月份实现商品销售收入 300 万元。(4)5 月份实现商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5)假定 6 月末按一定措施计算的库存商品实际成本 420 万元。规定:根据上述资料计算下列指标:(1)计算乙企业甲类商品第一季度的实际毛利率。(2)分别计算乙企业甲类商品 4 月份、5 月份、6 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达)【答案】(1)甲类商品第一季度的实际毛利率==15%(2)① 甲类商品 4 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300×(1-15%)=255(万元) ② 甲类商品 5 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500×(1-15%)=425(万元) ③ 甲类商品 6 月份的商品销售成本=400+880-420-(255+425)=180(万元)(2)售价金额核算法。是指平时商品的购入、加工收回、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的一种措施。 计算公式如下: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例 1-62】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进行核算,7 月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为 100万元,售价金额为 110 万元,本月购进该商品进价成本为 75 万元,售价总额为 90 万元,本月销售收入为 120 万元。有关计算如下:商品进销差价率=(10+15)/(110+90)×100%=12.5% 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120×12.5%=15(万元)本期销售商品的实际成本=120-15=105(万元)期末结存商品的实际成本=100+75-105=70(万元)【例题 53·单选】某商场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对库存商品进行核算。本月月初库存商品进价成本总额 30 万元,售价总额 46 万元;本月购进商品进价成本总额 40 万元,售价总额54 万元;本月销售商品售价总额 80 万元。假设不考虑有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