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视角下的汉服传承研究摘要:汉服的发展历史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影响深远。探究和传承汉服文化,能够激发起人们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提高汉服在世界上的知名度,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灵感和启发,增强现代服装设计内涵。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视角来探究汉服传承研究,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追忆与传承。近年来汉服是一个十分热门的话题,关于汉服的议论和相关的活动较多,社会上关于汉服的讨论逐渐上升为以传统服饰为主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关键词:汉服;传承;文化 汉服从外形上看给人潇洒大气的感官体验,从内里来看,又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精神内涵、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对宇宙万物的认知以及古代伦理道德观念都能从汉服文化中表现出来,汉服不仅能为着装者营造洒脱飘逸的形象,也能更好的衬托着装者的气度。由此可以看出,汉服承担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我们所探讨的汉服,不仅仅是汉代的服饰或是“唐装”,而是汉族的传统服饰。关注汉服,本质上是关注汉服所传达出的中华文明,服装虽然只是物质,却是、‘’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最好的载体。一、汉服起源与发展历程(一)汉服概念汉服与人类文化发展密切相关。汉主要是指汉代,也可以指代汉族。服主要是衣服的意思,在古代是附属于衣服的物品。汉代刘熙《释名,释衣服》曰“凡服上曰衣。衣,依也,人所依以芘寒暑也。下曰裳。裳,障也。所以自障也。”从这个定义中可以看出,汉代服装主要分为上衣和下裳。学术界对汉服的概念主要分为两种,第一种认为汉服就是汉代的服装,第二种认为汉服是中国汉民族文化礼仪代表。本文针对汉服的定义,限定于第一种定义中。(二)汉服来源汉服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猿人祖先食用野果填充肚子,采摘树叶和兽皮等遮盖身体,这些树叶是人类最早的衣服。新石器时代,人类学会利用石器来进行生产和生活,出现了骨针等工具。男子打造石器,外出捕猎,女子负责采集编制麻衣,人类穿上了简单的服饰。人们逐渐学会用植物纤维,加工成麻线,织成麻布。用蚕丝纺线来制作布帛衣服人类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先民们用麻布取代了羽毛兽皮等,这些纺织纤维的出现,揭开了人类服装发展历程。(三)汉服历史发展汉服发展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在夏商周王朝,社会经济获得了空前发展,服装和布料发展迅速。服饰制度逐步完善,人类社会文明程度逐步提升。西周政治上采用分封制、世袭制,对祭祀所用的衣物服饰等有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