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建立岗位管理体系一. 实行岗位管理的意义1. 对于降低离职率① 员工明确了解本岗位职责及他部门(岗位)职责,有利于了解团队的整体运作,知道自己工作的意义。(角色感)② 员工了解任职资格,有利于认知自己与岗位要求的差距,明确学习成长的方向和目标,对于想成长到的岗位也有了较明确的认知,进一步强化了职业进展目标。(目标感)③ 技能资格体系的建立,使员工有了成长目标,并通过资格等级的评定,使能力各异的员工有了相对公正的评价。(成就感)2. 对于招聘① 对于求职者,能较明确地了解应征岗位的主要职责范围和资格要求,有利于吸引合适的候选人,预筛选不胜任人员.② 对于公司,能更直观、有效地筛选出合格的候选人。③ 在进行内部招聘时,能给员工更明确的指引.3. 对于业务流程① 能更明确岗位间的组织关系和业务关联,强化业务链。② 在梳理岗位、明确职责的过程中,能不断发现现有问题,改善业务流程中的不合理点。③ 法律规范了岗位的新增和删减,避开了管理中的随意性,也从而避开了在此过程中造成的职责重叠和职责疏漏.4. 对于人才储备① 部门可以据此对现有人员的任职资格进行盘点,系统地、有计划地展开补足性教育,② 部门可根据较高阶岗位的职责和资格需求,有计划地在部门内部培育后备人才。5. 对于考核和薪酬① 可基于岗位职责展开业绩考核。② 可基于任职资格展开能力评估。③ 可基于岗位价值评估结果建立岗位工资体系。二. 岗位管理的基本阶段1. 进行岗位盘点,建立岗位列表及职系、职族、职种体系.① 部门充分沟通,对作业内容和资格要求类似的岗位进行合并,对少量辅助性的岗位可主动忽略,以尽量简化公司的岗位体系。② 可考虑对岗位按重要程度进行简单的区分,即:A 类(关键岗位),需编制岗位说明书,并明确目前担当者的姓名;B 类(一般岗位),只需进行基本职责的描述,控制在 5 条之内;C 类(辅助岗位),只需列入岗位列表。③ 确定岗位的归属.有些部门组织机构比较复杂,甚至有职能交叉等现象,应尽量利用与部门沟通的机会进行梳理,明确该岗位在组织序列中的位置。④ 确定岗位名称。岗位名称须简洁,需与岗位的任务、职责匹配,名称十分重要,能反映基本岗位信息。如:“财务部经理"这个岗位名称,反映 1、岗上之人在财务部;2、该岗位主管财务工作;3、职务是经理;4、在行政划分上属于中层管理岗位等信息。⑤ 确定岗位编号。首先要确定编号的标准,岗位编号应直观、简洁,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