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初四知识点第一章反比例函数一、反比例函数1. 定义 :一般地 , 形如 y =k/ x(k 为常数,k≠0)的函数叫做反比例函数,其中 x 是自变量,y 是 x 的函数,k 是比例系数。若y=k/nx 此 时 比 例 系 数 为 :k/n, 如y=2/3x 的比例系数为 2/3反比例函数的定义中需要注意什么?(1)常数 k 称为比例系数,k 是非零常数;(2)自变量 x 次数不是 1,x 与 y 的积是非零常数;(3)除 k、x、y 三项以外,不含其他项。反比例函数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 的一切实数。2.反比例函数的三种体现形式:(k 为常数,k≠0)(1)y=k/x(2)xy=k(3)y=kx-1(即:y 等于 x 的负一次方,此处x 必须为一次方)2.K 的几何含义:反比例函数 y=k/x(k≠0)中比例系数 k的几何意义,即过双曲线 y=k/x(k≠0)上任意一点 P 作 x 轴、y 轴垂线,设垂足分别为 A、B,则所得矩形 OAPB 的面积为|k|,所得三角形面积|k|/2。二、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图像: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双曲线,他们有关原点成中心对称。双曲线只能与坐标轴无限靠近 , 永 远 不 能 与 坐 标 轴 相 交 。 由 于 在y=k/x(k≠0)中,x 不能为 0,y 也不能为0,因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不也许与 x 轴相交,也不也许与 y 轴相交。2.性质:当 k>0 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减小;当 k<0 时,两支曲线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内,在每一象限内,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三、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关系式的一般环节:1 设所求的反比例函数 y=k/x⑵ 将已知条件代入得到有关 k 的方程⑶解方程求出 k 的值⑷ 把 k 的值代入反比例函数 y=k/x 中四、反比例函数的应用:解析式图像性质做出解答,尤其要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第二章解直角三角形一、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 ABC 中,a、b、c 分别是∠A、∠B、∠C 的对边,∠C 为直角。则定义如下运算方式:sin∠A=∠A 的对边长/斜边长,sinA 记为∠A 的正弦;sinA=a/c cos∠A=∠A 的邻边长/斜边长,cosA 记为∠A 的余弦;cosA=b/c tan∠A=∠A 的 对 边 长 /∠A 的 邻 边长 ,tanA=sinA/cosA=a/btanA 记 为∠A 的正切 1.sin= 对 / 斜 cos= 邻 / 斜 tan= 对 / 邻2.sinA=cos(90°-A)cosA=sin(90°-A)tanA=sinA/cosAsin²A+cos²A=13.增减性(A 为锐角)sinA 、 tanA 伴 随 ∠ A 的 增 大 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