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全省统一鉴定(国家职业资格二级)电工论文题目:器乐曲《渔舟唱晚》教学体会编号:器乐曲《渔舟唱晚》教学体会摘要:民族器乐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综合音乐素养非常重要。由于现代社会发展,古典名曲显然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传承古典名曲是每一个音乐教师需要肩负的任务。本文以《渔舟唱晚》为例,介绍了民族器乐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由于在教学实践中学生普遍对民族器乐曲兴趣不高、理解不到位,本文并通过梳理问题存在的原因,指出了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策略。关键词:器乐曲;渔舟唱晚;教学一、前言新课标对民族传统音乐学习提出了新要求。学习民族传统音乐,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增强民族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是十分必要的。民族器乐曲教学作为音乐教学重点,对于提升学生音乐素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从现实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普遍对传统民族音乐兴趣不高。以古筝独奏《渔舟唱晚》为例,古筝采用民族五声调式,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因此发挥教师的带领作用显得异常重要。本文以《渔舟唱晚》为研究对象,阐述民族音乐教学方法。希望能够对器乐曲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二、器乐曲教学中存在问题(一)学生学习兴趣低由于器乐曲独特的结构和音色,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少,尤其是对于《渔舟唱晚》这种纯音乐,学生由于接触不到实际内容,因此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低,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原因。第一,对乐器不熟悉。由于家庭条件有限,并不是所有孩子都有机会基础乐器,尤其是对于这种古筝乐器。部分学校由于经费有限,也没有置办乐器,造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没有接触古筝的机会,从而导致学生难以把音乐与乐器结合起来,造成学生学习积极性较差,关注度不高的问题。第二,教师填鸭式教学。虽然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推广,音乐教学也不断提上日常。但是对于普通学校来说,依然把音乐教学放在比较次要的位置上,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同时由于受限于音乐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部分音乐教师存在填鸭式教学模式,只注重让学生聆听音乐,对音乐来龙去脉讲授不多,造成学生兴趣较低。第三,超越学生理解能力范围。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忽略了教学前提,直接讲授音乐知识,由于音乐知识自身独特性,造成学生对音乐知识理解困难,从而降低了学习兴趣。在讲授《渔舟唱晚》古筝曲的时候,不少音乐教师直接讲授古筝如何演奏、如何弹唱,脱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造成学生注意力不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