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 硕士硕士入学考试试题汇编 (1983-)考试科目:中国环境法 1983 年 一、简释或简述(每题 4 分,共 20 分) 1.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十二字”方针 2.污染和其他公害 3.“三同步”制度 4.征收排污费的目的 5.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合用范围 二、试述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概念、本质和作用。(20 分) 三、何谓“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为何坚持这一原则?该原则在我国环境保护基本法中体目前哪些方面?( 20分) 四、何谓环境原则?其作用是什么?质量原则和排放原则有什么关系?1982 年 5 月我国颁布了哪三个环境原则?(20 分) 五、我国环境保护法所规定的罚款,与刑法中的罚金有什么区别?环境保护法中的赔偿损失与民法中的损害赔偿有什么异同?(20 分) 1984 年 一、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同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关系。(25 分) 二、环境保护工作为何要实行“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25 分) 三、谈谈《征收排污费暂行措施》下列规定的重要意义:“排污单位缴纳排污费,并不免除其应承担的治理污染、赔偿损害的责任和法律规定的其他责任。”(25 分) 四、试论环境保护法中的民事责任。(25 分) 1985 年 一、什么是环境保护法?为何说环境保护法是一种独立的法律部门?(20 分) 二、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原则。(40 分) 三、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的法律责任。(40 分) 1986 年 一、试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概念和特点。(20 分) 二、试论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原则。(30 分) 三、环境保护法中损害赔偿实行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必要性及意义。(20 分) 四、案例分析(30 分) 1970 年 7 月 1 日晚,青岛市化工厂因电器设备遭雷击,......女工王娟因此得了“过敏性支气管哮喘”,......王娟于 1980 年起诉到青岛市中级人民法院,规定青岛市化工厂赔偿损失 500 元。 试运用环境损害赔偿责任条件的理由来分析此案,并阐明如下几种问题: 1.应怎样认定此损害赔偿案件的赔偿责任条件和因果关系?应怎样进行审理? 2.青岛市化工厂氯气外溢与王娟氯气中毒导致的财产和人身损害之间与否存在因果关系? 3.王娟的损害究竟由谁承担责任? 4.这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案件是过错责任?还是无过错责任? 1987 年 一、试论我国环境法的属性及其作用。(30 分) 二、试评价 1979 年 9 月颁布的《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