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三立老师,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及学生管理自 8 月 8 日起,我参加了三立国际学校小学部暑假老师培训。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天,但培训所给予我的启发和思考却是一笔永久的财宝。在培训中王校长,程主任,郭主任和叶主任以他们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给我们讲解了学校先进的教学管理理念与教学中新观念、新思路、新方法。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缩短了探究真理的路途。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一、老师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做个终身学习者。在教学实践中,老师要做个思考的实践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善于自我更新知识的学习者。要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用全新的、科学的、与时代相吻合的教育思想、理念、方式、方法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我深刻认识到:作为语文老师,不但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还要有自己的教学理论。应向个性化、讨论型、创新型教学进展,通过教学实践—反思—讨论—升华,培育科研意识。,对于自己在教学实践中发现的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语文工具性的偏失、教学目标阶段性不明、字词教学的忽视等教学问题要跟踪讨论。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为,为有最优,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我们的教学活动,才有可能做到“省时高效,整合简约”。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学生的管理.我认为 一、老师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认为“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结合"。老师管理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正处于成长进展中的学生.实际工作中,班主任要“管"的方面很多,小到学生的坐立行走、穿着装扮,大到学生的思想动态、前途命运,以及班级的建设与进展.许多老师满腔热情,事必躬亲,无所不管,甚至充当着“管家”、“警察”或“保姆”的角色.这种管理有其利,但弊大于利。管得过多过死,容易造成学生依赖性强,制造性、独立性差,缺乏自我教育与自我管理能力,也容易使班主任陷于杂务,疲乏不堪,不利其自身的完善与进展。老师在工作中要大胆放手,把一些具体事务派下去,建立层次分明的立体型管理体系,如公物保护、活动组织、班干部选换、班规制定等等。老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分工授权,引导学生参加管理,逐步锻炼和培育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老师在班级管理中要善于管大放小、管主放次、授权负责、分层管理,这样做既有利于班级的建设与进展,又有利于学生个性完善、能力的提高。利用班集体的力量,培育学生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