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经验交流浅谈如何发挥好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职能作用*县自挂牌成立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以来,坚持“边运行、边探索、边总结、边完善、边提高”的工作思路,破解运行难题,健全运行机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派驻机构统一管理给全县纪检监察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优化整合了纪检监察工作力量,强化了监督职能,提高了监督的权威性、实效性。一、、基本情况根据中央和省、市、县委精神,2008年8月,*县纪委监察局按照“积极稳妥、分类归口、整合力量、精简机构”的原则,对派驻县直单位的16个纪检组进行整合,撤销了县财政局等单位的10个纪检组,重新组建了5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为正科级单位,隶属于县纪委监察局,实行“集中派出、统一管理”体制。县纪委监察局对派出机构实行直接领导,派出机构的人权、事权、财权全部由县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人员统一调配、工作统一安排、经费统一保障。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合署办公,履行纪律检查和行政监察两种职能。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现有人员编制3名、领导职数3名(纪工委书记1名、副书记2名,其中1名副书记兼任监察分局局长)。截止目前,5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共有在职人员16人,其中,第一、二、三、五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各3人,第四纪工委、监察分局4人(含改非1人),平均年龄45岁,其中35岁-45岁的6人,占37.5%;45岁-55岁的10人,占62.5%。在派出的5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中,具有大学专科学历的5人,占31.25%;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10人,占62.5%;具有研究生学历的1人,占6.25%。经费保障方面,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除公用经费按照7700元/人年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外,每年县财政拨付给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工作经费5万元。办公办案装备方面,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配备了公务用车,以及计算机、打印机、电话机、文件柜、传真机、办公桌椅等各种办公办案设备,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第1页共6页二、取得的成效自2008年8月*县纪委监察局派出的5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正式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探索派出机构有效履职、顺利开展工作的体制机制、方式方法,派出机构的职能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增强了人员力量。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以前,派驻部门的纪检组只有纪检组长1人,人员分散,监督力量薄弱。将分散在派驻部门的派驻人员进行整合,集中了人员力量,整合了人力资源,增强了监督检查和案件查办的力量。自20XX年以来,5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积极受理群众信访举报,按时按质办结县纪委监察局交办的信访举报件36件,立案查处违纪案件13件,给予纪律处分13人。二是明确了职能职责。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前,派驻部门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由驻在部门的纪检组负责。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后,明确了纪工委、监察分局与监督检查单位是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纪工委、监察分局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监督主体,各单位是责任主体,负责本单位及所属系统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职能职责进一步明确。20XX年以来,5个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累计督促所负责的监督检查单位和联系部门开展党风廉政教育和警示教育1670人次,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在监督检查单位和联系部门营造了以贪为耻、以廉为荣的浓厚氛围;督促指导57个监督检查单位查找廉政风险点456个,制定防范措施456条,建立健全管理制度70余项,一定程度上堵塞了腐败漏洞。三是提升了监督效果。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前,派驻到县直单位的纪检组长是一个“兼职”的纪检干部,既要按照分工抓好业务工作,又要抓好纪检监察工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纪检组长监督的是本单位的班子成员,遇事时,避免不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成立后,明确了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是所负责单位的监督主体,原来兼职的纪检组长成为了专职的纪检干部,专门履行监督检查、案件查办和党风廉政宣传教育等工作职责,工作独第2页共6页立性进一步增强,监督检查职责得以更好发挥,监督效果得到了有力提升。20XX年以来,各派出纪工委监察分局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