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风雨同舟铸辉煌-----雁江区十年经济社会发展综述时光荏苒,岁月如歌。1999年11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同年,地级XX县区成立。站上历史新起点,奋力推进大开发,雁江区与全市人民风雨同舟,翻开了建设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十年栉风沐雨,十年阔步前行。历届雁江区委、区政府团结带领百万勤劳、勇敢、智慧的雁江儿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奋发图强,锐意进取,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大幅提升,蜀人原乡迸发出了蓬勃生机。20XX年,在全省67个丘区综合经济实力排位第7,比2000年上升了3位;全年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73亿元,是2000年的4.3倍;规模工业增加值110.5亿元,是2000年的19.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9.4亿元,是2000年的9.8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2亿元,是2000年的3.9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7亿元,是2000年的2.9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13400元、5004元,是2000年的2.1倍和2.4倍;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末的29.1:42.0:28.9调整为16.1:60.8:23.1。如今,一个开放开发、科学发展、全面繁荣的新雁江正在迅速崛起,发生着辉煌巨变。工业结构调整优化支柱产业屹然崛起回首雁江实施“工业强区”战略的十年风雨历程,广大干部群众都切身感受到其中的艰辛与喜悦:20XX年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351.5亿元,是2000年的17倍;实现规模化工业增加值110.5亿元,是2000年的19.3倍;12项工业经济考核指标中9项位居全市第一。做强大产业,构建集聚发展支撑。不断推动传统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全方位为“1+5”产业集群“强筋壮骨”。20XX年造车产业实现产值127.2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大第1页共6页关;机车制造能力、低速货车装备能力分别居亚洲第一、西南第一,造车产业集聚规模企业33户,拉长做粗了汽车产业链条;“1+5”主导产业目前集聚规模企业129户,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95%。创优大园区,夯实集聚发展平台。不断提高园区的吸附力和承载力,按照“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思路,全力搭建工业集聚发展平台。20XX年“四园一带”新建道路4.7公里,完成厂房20.2万平方米,建设安置房20万平方米,建成面积达6.6平方公里,聚集企业84户。南骏产业园、机车产业园被列入全省“1525”工程,分别实现产值61.1亿元、30.7亿元;侯家坪工业园区被省政府表彰为“XX省中小企业孵化园”;侯石工业带(雁江段)、沱东产业园正加速推进。推进大项目,增添集聚发展后劲。雁江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发展理念,突出项目机制创新。雁江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带头落实“三位一体”包联责任制,年产150万吨的唯鼎干法水泥项目10个月建成生产,仅用24天就完成150亩高质量场平施工的百威英博啤酒场平项目不断刷新“雁江速度”。20XX年实施工业项目80个,完成投资32.4亿元。培育大企业,提升优质品牌效应。按照“骨干企业快速扩张、中小企业快速成长”理念,该区狠抓骨干企业快速扩张和中小企业快速成长。20XX年全区规模以上企业144户,实现产值351.5亿元,亿元企业达52户,其中10亿元企业9户;新培育工业企业50户,新增规模企业19户;赛特化工、临江味业等5户企业被评为“XX省小巨人企业”;大千药业等8户企业被确定为“XX省建设创新型企业”;雅之江塑机工业园被授予“XX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称号。开展大招商,创新招商引资模式。采取以企招商、上门招商、活动招商、以园招商等方式,着力招大引强,扎实开展“四会双百”等大招商活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20XX年引进到位国内省外资金58.4亿元,增长33.9%;推介重点招商项目150余个,签约引进了球墨铸件、汽车轮毂生产等26个项目。形成大保障,突破集聚发展瓶颈。该区始终把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看作加快工业发展的生命线,努力抓住“灾后重建”第2页共6页和“扩内需、保增长”的大好机遇,真真实实把改善工业投资“软”、“硬”环境作为事关全区发展的大事来抓;全面落实重点项目领导挂联、矩阵管理、组团推进、蹲点服务和目标考核等制度,坚持“六个一联系”、“三个量化”、“三个倒排”,确保项目快速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