Ⅲ.考试范围与规定第一部分 教育学一、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一)识记1、“教育”的概念,2、教育的基本要素。(二)理解1、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和特征。2、教育学学科发展的历史。3、教育学发展过程中中西方著名教育思想家的重要思想观点与意义。4、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重要代表人物的教育思想。(三)运用1、“教育”概念与其他概念的区别与联络。2、根据现代社会的特点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对教育现象做出对的的评价。二、教育目的与功能(一)识记1、教育目的概念。2、国外发达国家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有关教育目的或学校教育目的的最新表述。3、我国教育目的以及小学阶段培养目的。4、马克思主义有关全面发展教育理论及其意义。5、教育功能及其类型,不一样的教育功能观。(二)理解1、我国不一样历史阶段教育宗旨变革。2、新中国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的的历史演变。3、确定教育目的的根据4、教育功能的演变(三)运用1、可以根据自己对目前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面临问题的认识,就目前应当重点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哪些关键素质提出自己的见解2、可以识别不一样的教育功能观和功能的类型。三、学校教育制度(一)识记1、教育制度与学校教育制度内涵、类型。2、教育行政体制与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类型。校长负责制3、学校概念及其基本性质4、校园文化(二)理解1、教育制度和学校教育制度的发展历史和趋势;2、理解学校在东西方文明社会产生、 发展的历史。3、我国教育行政体制的历史和变革,小学内部领导体制的演变、现实状况及未来改革的重要方向。4、我国学校既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创新(三)运用1、运用有关理论分析我国现行学校教育制度、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问题。2、可以根据校园文化特征和校园文化理论,为创立理想的学校组织文化提供基本思绪。3、可以对深入实行和完善校长负责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提议。 四、教师与学生(一)识记1、教师的职业角色、职业特征。2、教师的权利和义务。3、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其途径。4、校长的职责和素质规定。5、学生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群体文化的特征6、学生的权利和义务7、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及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二)理解1、教师职业及中国教师职业的发展历史2、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2、校长的地位和作用。(三)运用1、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明确自己专业发展目的,可以对自己的教师职业生涯进行规划。2、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学校发展的需要,可以精确定位中学校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