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上岗证复习资料第一章、总论1、会计的本质是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2 、会计的基本职能是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3、会计的重要特点是以货币计量为基本形式。4、会计的核算职能以核算时间看包括事前、事中、事后核算;从核算的内容上看,包括记账、算账、报账、预测,分析和考核。会计的监督职能对每项经济活动的合理性、有效性进行事前、事中监督,监督的关键是干预经济活动。两者的关系:核算是监督的基础,监督是核算的延续和深化,是会计核算质量的保证。5、会计的计量尺度有实物量度、劳动量度、货币量度。6、会计的对象是特定对象中可以以货币体现的经济活动,它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也就是资金运动。7、制造业企业的资金循环与周转一般包括供应过程、生产过程和销售过程。8、会计的基本假设有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9、会计主体是对会计活动的空间范围所作的限定。10、法律主体一般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并不一定都是法律主体。11、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一般认为其不会面临破产清算,其业务是持续不停地经营下去的。12、持续经营假设不仅是处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并且还是会计分期的前提。13、会计分期假设是指将会计主体持续不停的经营活动分为若干个首尾相接,等间距的会计期间 , 分期提供有关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的会计信息。它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为若干期间的限定。14、会计期间可以是月、季、六个月、年。15、我国的会计期间采用公历起讫日期,会计期间是人为划分的。16、在我国,一般企业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财务会计汇报要以人民币反应。在境外设置的中国企业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汇报,应折算为人民币。17、进行会计核算采用权责发生制原则,根据的会计核算基本前提是会计分期。18 会计核算的基础(1) 权责发生制(在我国,应采用)但凡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承担的费用,不管款项与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但凡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虽然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也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如本月销售产品获得收入 30000 元,成本 0 元,无论钱与否收到就应确认本月实现收入 30000 元、费用 0 元如本月支付下月的报刊费 1000 元,这项 1000 元的费用应在下月确认,不能由本月承担。(2) 收付实现制是以实际收到或付出钱为根据确认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