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 1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财务会计基本措施的是( D )A.会计核算 B.会计分析 C.会计预测 D.会计原则2.下列经济业务中属于各类企业均也许发生的特殊会计业务的是( C )A.企业合并的会计业务 B.通货膨胀信息披露的会计业务 C.企业所得税的会计业务 D.期货交易与经营的会计业务3.下列各项不属于会计基本假设对象的是( C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权责发生制 D.货币计量 4.用于指导和规范财务会计核算的是( A )A.公认会计准则 B.独立审计准则 C.会计假设 D.会计的基本措施和程序5.在两项交易观点下,外币业务按记账本位币反应的购货成本或销售收入,最终取决于他们的( D )A.期初日汇率 B.协议签订日汇率 C.结算日汇率 D.交易发生日汇率6.采用现行汇率法对外币报表项目进行折算时,按照当日汇率折算的财务报表项目有( A )A.实收资本 B.固定资产 C.存货 D.未分派利润7.某企业外部业务采用即期汇率折算,6 月 15 日将其持有的 30000 美元发售给中国银行,当日中国银行美元买入价为 1 美元=6.7 元人民币,卖出价为 1 美元=6.9 元人民币,市场汇率为 1 美元=7.0 元人民币。企业发售该笔美元时应确认的汇兑损失为人民币( D )A.6000 元 B.-3600 元 C.3000 元 D.9000 元8.采用流动与非流动法对外币报表项目进行折算时,按照现行汇率折算的财务报表项目有( D )A.实收资本 B.未分派利润 C.固定资产 D.应收账款9.某企业对外币业务采用业务发生时的市场汇率进行折算,按月计算汇兑损益。某年 2 月 6日销售价款为 40 万美元,货款尚未收到,当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6.74 元人民币。2 月28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6.77 元人民币。3 月 31 日的市场汇率为 1 美元=6.74 元人民币,货款于 4 月 7 日收回。该外币债权 3 月份发生的汇兑损益为( D )A.0.20 万元 B.0.30 万元 C.-0.24 万元 D.-1.2 万元10.下列哪种差异不属于临时性差异( C )A.折旧措施不一样形成的各期折旧费用差异 B.存货计价措施不一样形成的差异C.对国库券利息收入税法与会计处理不一样形成的差异D.企业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时,投资收益的纳税时间与税法规定不一致所形成的差异11.某企业 12 月 31 日一项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 10 万元(税法认定的账面余额),重估的公允价值为 20 万元,会计和税法都规定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 5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