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合用专业:数控技术学 制:两 年 制第一部分 大纲阐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机械制造基础》是机械类各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本课程包含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的基本知识、金属材料的热加工、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表面粗糙度及检测、金属切削机床及刀具、机械加工工艺知识等方面的内容,是数控技术专业必须掌握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基础课程。 《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大纲是根据教育部《两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指导方案》中“机械制造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规定编写的,规定学生掌握工程常用材料的性能、用途,冷热加工和热处理基本知识;具有机械零件几何精度和互相配合的知识;掌握金属切削原理和机械加工工艺的基本知识;理解机械加工的措施和常用机床的基本知识,为后来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络 本课程为数控技术专业两年制专科第二学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中包括了工程材料、金属工艺学、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金属切削原理、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工艺学等多方面的专业基础知识,是本专业后期开设的数控加工工艺、数控机床编程及操作与加工等专业课程的重要基础。学习本课程应当掌握一定的机械制图知识。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规定 通过《机械制造基础》的学习,规定学生可以达到如下规定: 1、理解: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各状态的组织构造,热处理的目的,公差与配合的基本术语,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金属切削原理的切削参数和刀具的几何参数,对不一样工种的机床有一定的认识,并懂得定位和夹紧的作用和互相联络,初步接触机械加工工艺。 2、理解:金属的强度、硬度、韧性,并可以判断出金属的机械性能的优劣;多种材料的性能,表达措施;理解热处理的四个基本环节;公差与配合各术语之间的关系,并会绘制公差图和配合图;表面粗糙度衡量工件表面精度的方式;理解定位元件和夹紧元件的作用;理解铸、锻、焊等热加工的基本工艺及车、铣、刨、磨等机床的工作原理;理解金属切削参数和刀具几何角度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影响。 3、掌握:掌握铁碳合金相图,热处理工艺和调质处理的作用;掌握各材料的性能,并能根据加工条件和成品的规定来确定毛坯的材料和制造措施;掌握尺寸公差和配合的基准制度及形状公差之间的互相关系,并能用比较法判断零件的表面粗糙度;掌握重要机械加工措施的基本原理和工艺特点;掌握六点定位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