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撞分类与规律总结中国青年报chinayouthdaily·冰点·1998年10月6日星期二真诚与碰撞本报记者张可佳如果你曾经辉煌,现在有人说你“过时了”,你作何感想。李红茹正在经历这种痛苦。夏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一间阶梯教室,我应一群大学生的邀请参加学院“健言社”举办的“实话实说”座谈会。大学生们请来80年代的劳模李红茹。座谈会的海报有些刺激,上面写着。“实话实说———过时的劳模”。“你为什么对这个题目感兴趣。”交流开始前我问一个学生。“这个题目使我联想到美国二战和越战后的老兵,政府对他们都照顾得很好,他们中许多人都回去上了大学。她(李红茹)也是国家级的劳模、拿过五四奖章,又是全国新长征突击手,是有过功的人,听说她现在过得很苦吃得也很差,我想了解这是为什么。”旁边一个说。“她动心脏手术的时候我去护理过,我尊重她敬重她,她有太不寻常的经历,但是她还是过时了,所以今天这个实话实说可能挺有意思。”又一个说。“也许我们之间会有很大反差,我们了解这样一个人物的过去和现在对我们的未来会有启发,人生的确是有很大差异的。况且,人都是需要关心的,除了术后护理这些事情,也许我们还能帮她一些什么。”""精心服伺劳模的大学生们,在对话会上,提问却毫不留情""“这些孩子怎么这么一水儿齐啊。个顶个的那么好。”李红茹早就没了父母,40多岁还没结婚。年轻时过度劳累患了心脏病,要动大手术。“这么大的手术不能没人照顾。”李的知心朋友、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陆士桢教授找到学生志愿者协会,求援海报贴在学生食堂门口。响应者如云。第1页共11页我的手里是一个磨损得很旧又粘补过的小本子。这是李红茹最珍爱的纪念品,上面是46个大学生46种笔迹写下的李红茹心脏手术后的护理日记。曾鑫、周娜、谭静、冯孜、郭鹏、李纯刚、罗可亮、达明宗""这些与李素不相识、非亲非故的学生,从她上手术台那天起,从早到晚由夜到明每班两人12小时守护在李的病床前,留下这本爱的记录。我翻开这个边角已经磨圆了的小本子:1996年12月13日术后第一天尿量:10点05:100,10点30:100""体温:10点:37.5度""22点打过速尿药护理:陈军元徐钊12月14日夜1点30:开始咳嗽,体温:37.2度尿量""护理:周娜李江峰12月18日晚8点:可待因1粒,止咳糖浆15毫升、安定1粒、华法立1.3片,水:75毫升。晚10点40:尿量150毫升夜1点20:水10毫升,苹果半个护理:陈军元张洁""医生每天查房首先看的便是这个“最忠实的记录”。李红茹给我讲述了一个个让她终生难忘的故事:“我手术后第10天才有大便的感觉,干燥得没办法又不能灌肠,因为太虚弱。你看这伤口""”李红茹撩起衣襟给我看,一道近30厘米的刀口从脖子下边直开到肚脐上边。“刚拆线刀口特别疼,又好几天没吃饭,大便不敢使劲也使不上劲。我一解就是两个多小时。小黄跪下一条腿蹲在我面前,让我把头搭在她肩上,她的脸正顶着马桶边上。后来累不第2页共11页过去干脆双腿都跪下了。你想想""”说到这儿李红茹满眼泪花,“时间长了,同病房病友的家属进来看我们,都惊得不得了,看见我们俩汗水和泪水和在一道抱在一起""”“我心里实在不落忍,说什么也不拉了。小黄只是说‘我没事儿我没事儿’,两手撑着我的肩膀劝我再坚持一会儿。后来她给我用了开塞露,用手给我按着我的肛门让药能多起些作用。小徐是个男孩子,帮不上忙,后来他想起找个方凳放倒在床边,把便盆放里边,比上厕所方便些。等我解完他再进来拿去倒。这么一个个清秀漂亮的姑娘一个个宝贝似的独生儿子,哪做过这种伺候人的活儿,就是他们爸爸妈妈也没享过我这个福啊。”她从抽屉里找出几页信纸,信纸折痕处都快要断了。这些信她不知道看了多少遍。有一封是范俊英、黄华梅、余国庆写来的:“李老师:很抱歉今天晚上才把萝卜汤给您带来,原打算昨天下午就带去,但由于阴差阳错小事不断给耽误了。怕汤太咸只放了少许盐,味精也很少。不知这汤是否合您的口味。对了,在今天做汤的过程中我们找到一种简便可行的煮饭方式,您喜欢吃什么就写个条来,千万要写,不要客气。我们永远永远为您祈祷,为您祝福。”李红茹把信和护理日记珍藏着,说这是她的精神支柱。她讲起萝卜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