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指导六年级教学设计学段目的: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指导规定,根据对活动主题的爱好一致性构成合作小组,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主题活动任务进行分工,在合作小组中体验个体活动与小组合作的乐趣。通过度工与合作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明白分工与合作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内容:第一课《节省用水》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数感、估算能力;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思想措施来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渗透环境保护、节省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一种滴水的龙头一天挥霍多少水的测量和计算。教学难点:测量的方案。教学准备:1、地点:设在试验室,试验室里有电脑、实物投影;配有水龙头,有刻度的试管和计时器。2、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某些标有刻度的容器。3、学生准备:每人一张调查表,上面写有调查好的水价、自己家每月的用水量和学校一共有的水龙头个数的调查表。教学措施: 试验法教学设计:一、探究学习准备:1、播放中央一台第九个世界水日的新闻片段和深圳缺水的画面。使学生懂得我国是水资源缺乏国家,深圳又是我国的缺水的都市之一,缺水对人们的生活和全国经济导致的严重影响。2、播一种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录像,和上面播放的内容形成对比,从而呼吁同学们节省用水,并出示课题。二、探究学习展开:探究问题一。第一步:提出问题:1、师:(指着刚刚一种同学洗手后没关水龙头的画面)一种滴水的龙头一天大概挥霍多少水?2、学生自由估算“一桶吧”;“一杯水”;“四五桶吧”;“十个脸盆吧”……3、提出疑惑究竟谁说得最靠近?(沉默一半晌后)我们来测一测就可以懂得了。第二步:处理问题:1、在自然试验室里,学生每 4 个同学一组,每组均有测量工具和水龙头。师让学生把每个水龙头的滴水速度调至和刚刚画面上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差不多。2、学生分组(分工合作)进行测量和计算(需 10 分钟)3、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也许会有如下几种测量措施。措施 1:先测 1 秒钟的滴水量,再算一天的滴水量。措施 2:先测出 1 分钟的滴水量,再测一天的滴水量。措施 3:测整 10 毫升用多少时间,然后再算出它的滴水速度,最终求一天的滴水量。由于条件所限,措施 3 为最优。引导学生再用措施四进行测量。统一测 60 毫升用多少秒,为了减少误差,测得准某些,规定测 3 次,然后取平均数。(60+60+60+)÷(84+85+84)≈0.7(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