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延安时代》有感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铭记艰苦历史,传承延安精神——观纪录片《延安时代》有感曹聘新学期第一堂课,是给了我们无限启迪与警醒的延安精神专题讲座。在课堂上我们观看了大型人文历史纪录片《延安时代》,知晓了毛泽东和党中央在陕北、延安十三年的辉煌历史,它运用大量珍贵的资料素材,极具视觉冲击力的电视画面以及形象的艺术手段和生动的电视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国家处境和社会风貌。对于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我能深切感受到人的矛盾心理和为改变现状而做出的艰难探索和深刻觉醒,正是有了这些所谓的改造者、革命者,中国的国家命运才有了继续前进的动力。《延安时代》由一首陕北民歌引入,空旷透彻,从一开始就把我们拉进了那个回忆的岁月,那个共产党人植根发育的母亲大地,那个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永不能忘怀的地方。我虽没有去过延安,但对革命红区、老区有着特殊的情怀,我们体会着那些革命先烈为我们打下的天下,而他们却未曾享有一点。每每想到这里,总有一股暖流在我的躯体里涌动,而这就是当代人值得体悟的幸福感。说实话,我们应该庆幸生在和平年代,没有经历那些亡国欺辱的艰辛困苦,其实人一辈子,没有大起大落,就应该知足了。时代之声勾起了回眸历史的辉煌过往。延安是红色中国新的起点,成就了中国共产党人13年辉煌的延安时代。在中华大地上,延安寄托着救亡图存的民族希望。正是在这片热土上,中国共产党发育自己的有生力量,为中国这只雄狮的觉醒埋下了种子。延安时期,发生了太多让共产党强大的历史事件,正是这一步步的前进,让共产党走在了时代发展的前列。中国共产党具有长远的发展目光,在西安事变期间,视民族危亡大局为主,不计较国民党对自己的敌对举动。为推动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中国共产党将“抗日反蒋”的口号改为“逼第1页共4页蒋抗日”,并向国民党提出了在抗日的大目标下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倡议。在讨论蒋介石的处置问题时,坚持团结中国,反对一切内战,一致抗日。为了维护统一战线,红军接受改编,尽管有许多党员并不理解这种做法。一日之胜在于利,千秋之胜在于理,以上种种无不体现共产党的大党担当:视民族危亡为己任,抛一党私利于九霄。思想之旗感召了沉思迷惘的热血党员。作为一个初生的党派,面对现代中国满目疮痍,能够稳住阵脚,在追求真理的基础上发展中国自己的理论并1河北大学质量技术监督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落实好实践工作已是非常不易的。尽管出现了很多重大错误,但好在共产党在紧要关头做好了拨乱反正,使党的发展重归正轨。教条主义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而随后的两万五千里长征实现了北上抗日的战略转移,共产党绝处逢生得益于遵义会议的召开,这是在党处于严重受挫的情况下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问题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会议,本次会议解决了组织和军事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1938年召开的六届六中全会批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治局的路线,基本上克服了抗战初期王明右倾错误,统一了全党的思想、推动了党的各项工作迅速发展。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运动推向了全党,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使党的领导机关、广大干部和党员进一步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基本方向,加强了全党在毛泽东思想基础上的团结统一,为抗日战争和全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奋斗之路彰显了不畏艰难的吃苦大勇。中国的发展史,就是充满血泪的奋斗史。奋斗就是吃苦,就是磨砺,就是大勇。在国民党封锁下,共产党面临着空前的困境,生活所需一切都得靠自己。没粮食吃,就勒紧裤腰带,搞生产。物资奇缺,就节省俭用。视频中第2页共4页最让我动容的是周恩来对随意扔掉铅笔头的战士指责这一场景,虽然只有铅笔头的画面,并没有人物关系的场面,但看着笔杆破旧残缺的铅笔头,再联想到一向温文尔雅的周总理的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