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 第一节 工程质量和工程质量控制1.建设工程质量(有减有增): ◆质量和工程质量的概念 ;◆7 特性 2.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与影响原因 :◆5 阶段 5 原因 5 特点 3.工程质量控制主体和原则 :◆监控、自控主体 5 原则 一、建设工程质量: 1.定义 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规定的程度。固有特性 · 明示:一般以书面阐明或明确向顾客指出 · 隐含:通例或一般做法 满足 规定 · 满足顾客和有关方的规定 · 包括法律法规及原则规范的规定 建设工程质量--工程质量。 满足有关原则规定和协议约定规定的程度 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节能与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示和隐含的固有特性。2.工程质量的特性(7 个、几乎每年都会考) 掌握七个特性的名称和定义 每个特性的举例合用性 即功能,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多种性能。 ◆理化性能、构造性能、使用性能、外观性能等。 耐久性 (09、12 考)即寿命,工程在规定的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规定使用的年限,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周期 ◆如民用建筑主体构造耐用年限分为四级(15~30 年,30~50 年,50~1,1 以上) ◆公路工程设计年限一般按等级控制在 10~安全性 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构造安全、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可靠性 (08、12 考) 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毕规定功能的能力。 ◆如工程上的防洪与抗震能力、防雨隔热、恒温恒湿措施、工业生产用的管道防“跑、冒、滴、漏” 经济性 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和消耗的费用。 ◆ 详细体现:设计成本、施工成本、使用成本三者之和。 ◆ 范围:建设全过程的总投资和使用阶段至改建更新阶段的使用维修费。节能性 (新增) ◆ 工程在设计与建造过程及使用过程中满足节能减排、减少能耗的原则和有关规定的程度(补充:民用建筑节能条例) 与环境的协调性 ◆ 工程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协调以及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规定。 3.七个特性之间的关系:互相依存; 都必须达到的基本规定,缺一不可 不一样门类、不一样专业的工程,根据所处地区、技术经济条件的差异,有不一样的侧重面()二、工程质量形成过程与影响原因分析(一)工程建设阶段对质量形成的作用与影响工程建设阶段 对质量形成的作用 对质量形成的影响 项目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