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第 31 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考向 区域农业发展1.(·高考重庆卷)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 1992~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长 8.32%。1992~乌克兰人均耕地增长最也许引起该国( )A.人均粮食产量增长 B.农业生产投入增长C.粮食进口总量增长 D.亩均农业产值增长解析:选 A。人均耕地增长最也许引起人均粮食产量增长或粮食出口总量增长,故 A对的,C 项错误;人均耕地增长和农业生产投入没有必然联络,故 B 项错误;亩均农业产值重要受农业科技水平、农田基础设施等影响,故 D 项错误。(·高考江苏卷)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 2~3 题。(双选)2.该区域修建水库的重要目的是( ) A.保障城镇用水 B.开发水能资源 C.蓄水浇灌农田 D.发展水产养殖3.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浇灌农田 C.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浇灌技术 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解析:第 2 题,绿洲在沙漠戈壁中,河流水量小,故在此处修建水库的重要目的一定不是开发水能资源和进行水产养殖,而是保障城镇用水与农田浇灌。第 3 题,该地为沙漠中的绿洲,气候干旱,且山区地形崎岖,扩大耕地面积会破坏生态环境;大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进而影响环境;而推广节水浇灌技术、营造防护林网等措施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答案:2.AC 3.CD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毕下列规定。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 1957 年开始开荒。目前面积 1.24 万平方千米,人口 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确施肥。如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阐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解析:(1)三江平原地处我国东北的寒冷偏远之地,开发历史短,再加之地广人稀,工业、交通等落后,因而人类对环境导致的污染很轻,环境质量好。(2)虫害的多少与气候亲密有关,一般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的地区虫害少;降水少、气候干燥的地区虫害少。由于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干燥少雨不利于害虫的生存与繁殖。(3)由材料可知,建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