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⑴ 晶体:结构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的固体,原子或分子排列规则。⑵ 晶格:用假想的直线将原子中心连接起来所形成的三维空间格架。⑶ 液态金属在理论结晶温度以下开始结晶的现象称过冷。⑷ 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的差 DT 称过冷度 DT= T0 –T1第二章⑴ 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或金属和非金属组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⑵ 合金中凡成分相同、结构相同、聚集态相同,并与其它部分有界面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称为相⑶ 固溶强化:固溶体中晶格畸变较大,随溶质原子增加合金强度和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降低。⑷ 以固溶体为基,弥散分布金属间化合物,可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即第二相质点强化或称弥散强化.⑸ 晶内偏析:溶质原子在液相能够充分扩散,在固相内来不及扩散,以致固溶体内先结晶的中心和后结晶的部分成分不同.一个枝晶范围内成分不均匀的现象称作枝晶偏析.冷速越大,枝晶偏析越严重。枝晶偏析会影响合金的力学、耐蚀、加工等性能.第三章⑴ 滑移:一部分晶体沿着某一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滑动。光滑试样在拉伸过程中,表面会出现许多相平行的倾斜线条的痕迹,称滑移带。滑移的结果在晶体表面形成台阶,称滑移线,若干条滑移线组成一个滑移带。⑵ 位错密度增加,导致金属强度和硬度的提高,塑性和韧性下降,称为加工硬化或形变强化⑶ 再结晶:当变形金属加热到超过回复的某一温度时,将通过形核及核长大的过程重新形成内部缺陷较少的等轴小晶粒,并且该小晶粒不断向变形金属中扩展,直到变形晶粒消逝为止.再结晶也是一个晶核形成和长大的过程,但不是相变过程,再结晶前后新旧晶粒的晶格型和成分完全相同。与结晶区别:没有新相生成。⑷ 低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冷加工;而高于再结晶温度的加工称为热加工影响 1、热加工可使铸态金属与合金中的气孔焊合,使粗大的树枝晶或柱状晶破裂,从而使组织致密、成分均匀、晶粒细化,力学性能提高 . 2、热加工使铸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沿变形方向拉长,形成彼此平行的宏观条纹,称作流线,由这种流线体现的组织称纤维组织。它使钢产生各向异性,制定加工工艺时,应使流线尽量与拉应力方向一致。第四章⑴ 刚度:材料受力时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刚度指标为弹性模量 E. ⑵ 硬度:材料抵抗外来物体嵌入的能力,或抵抗表面局部塑性变形的能力.⑶ 磨损可分为:粘着磨损、磨粒磨损和腐蚀磨损.⑷ 接触疲劳失效形式包括:麻点剥落、浅层剥落和硬化层剥落.⑸ 延迟断裂包括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