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学第一二章 1.基本概念:区域、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学 区域: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区域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它是一种多维度、多层次的概念,对其进行界定或定义,需要从地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学科的角度出发。 地理学的区域概念:地理课时最早提出区域概念的学科。为了便于考察,地理学把地球空间按照其互相关系进行分类,或者是辨别,并用一定的事先设定的法则,将其划分为多种区域,诸如海洋区、陆地区、高原区,平原区、丘陵区等等。由于每一类区域不一样的特征以及温度、降雨和生物物种分布等的巨大差异,使每一种区域的内容愈加丰富和更多样化。 地理学对区域研究的奉献,是把区域定义为地球表面的一种地区单元。 政治学的区域概念:政治学是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去观测和分析多种不一样的地点,根据人口居民点和社会经济活动的位置及分布状况,划分系统的地方单元。政治学中的区域不仅表达地理区域的概念,并且还包含地方公民间的文化联结、通例认同、心理归属、民族历史、社会经济关系等意义。 政治学对区域研究的奉献,是把区域定义为行政管理的一种地方单元。 社会、文化区域:根据人类社会活动的特征,在人口、民族、宗教、语言、政治等原因交互影响下而产生的附加在自然景观上的“人类活动形态”——文化景观特定性质的相似性和差异性而划分出来的地区单元,如华人文化圈、东方文化圈、穆斯林文化圈等; 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概念就是区域经济学的区域概念。经济学的区域是在地理学和政治学有关区域概念的基础上,考虑某个地区空间的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公共设施和行政管理的特点,是居民高度认同、地区完整、功能明确、内聚力强大的地区单元。 它一般以两种形式存在:同质区域和极化区域。 区域的特征:内在整体性、空间界线的客观性与模糊性 区域经济:区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总和。 假如我们把全国的国民经济看做是一种整体,那么区域经济就是整体的一部分,是国民经济整体不停分解的成果。 区域经济的特点包括: 区域性——区域经济最主线的特点 非均衡性 阶段性和持续性 开放性 思考:区域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差异? 区域经济学: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它要回答:一种区域是怎样实现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各个区域之间是怎样互相联络的;各个地区以及重要都市在全国劳动地区分工中具有什么样的优势,应当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