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转归,受多方面原因的影响。如气候变化、地理环境、个体的体质差异等等,均对疾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治疗疾病时,必须把这些原因考虑进去,详细状况详细分析,区别看待,以采用合适的治疗措施: (一)因时制宜 根据整体观念,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必然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这种根据不一样季节气候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就是因时制宜。 例如:夏季炎热,机体当此阳盛之时,腠理疏松开泄,则易于汗出,虽然感受风寒而致病,也应注意慎用麻黄、桂枝等发汗力强的辛温发散之品,以免开泄太过,耗伤气阴。至于寒冬时节,人体阴盛而阳气内敛,腠理致密,同是感受风寒,则辛温刊登之剂用之无碍;但此时若病热证,也当慎用黄芩、黄连等寒凉之品,以防苦寒伤阳。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所说:“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即用寒凉方药及食物时,当避其气候之寒凉;用温热方药及食物时,当避其气候之温热。 (二)因地制宜 根据整体观念,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也必然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这种根据地理环境的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就叫因地制宜。 例如:我国东南一带,气候温暖,人们腠理较疏松,虽然外感风寒,也要少用麻黄、桂枝等温性较大的解表药,而多用荆芥、防风等温性较小的药物,且药量宜轻。而西北地区,气候寒燥,阳气内敛,人们腠理闭塞,若感邪则以风寒居多,以麻黄、桂枝之类辛温解表多见,且药量也较重。 (三)因人制宜 根据病人年龄、性别、体质、生活习惯等不一样特点,来考虑治疗用药的原则,叫做因人制宜。 1.年龄年龄不一样,则生理功能、病理反应各异,治宜区别看待。如小儿生机旺盛,但脏腑娇嫩,气血未充,发病则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病情变化较快。因而,治疗小儿疾病,药量宜轻,疗程多宜短,忌用峻剂。青壮年则气血旺盛,脏腑充实,发病则由于邪正相争剧烈而多体现为实证,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可侧重于攻邪泻实,药量亦可稍重。而老年人生机减退,气血日衰,脏腑功能衰减,病多体现为虚证,或虚中夹实。因而,多用补虚之法,或攻补兼施,用药量应比青壮年少,中病即止。 2.性别男女性别不一样,各有其生理特点。尤其是女性有经、带、胎、产的生理、病理变化,治疗用药尤须加以考虑。如妊娠期,禁用或慎用峻下、破血、滑利、走窜伤胎药物,产后又应考虑气血亏虚及恶露状况等。 3.体质因先天禀赋与后天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