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筹划书一、 活动的总体解读“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全国学联主办的一项具有导向性、示范性和群众性的全国竞赛活动,被誉为中国大学生学术科技的“奥林匹克”,每两年举行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项竞赛活动予以了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1993 年,江泽民同志为“挑战杯”竞赛题写了杯名;李鹏、李岚清、吴邦国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竞赛题词;苏步青、钱三强等许多著名科学家纷纷寄语竞赛活动。 自 1989 年第一届“挑战杯”举行以来,“挑战杯”竞赛规模发展到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内的全国 1000 多所高校,高校参与面达70%以上,已成为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领域中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参赛范围最广的群众性赛事,是现代大学生展现课外学术科技成果和综合素质的重要舞台,是国内各个大学展示教学科研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窗口。 该比赛现已形成国家、省、学校三级赛制。在我校的详细举行状况是至今已成功举行七届,在校园内形成了良好的反响,为我校的学生进行学术研究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我校每二年举行一次该项比赛在我校的预选赛,由学校主办,专家指导,各院(部)负责组织。形成了一套成熟完善的竞赛体系,每年代表我校的作品学术研究价值大,科技含量质量高,得到广泛赞誉。二、活动目的与意义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增进我校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开展,发现和培养一批在学术科技上有作为、有潜力的优秀人才,增进我校科研创新深入发展,为建设一流民族大学和创新型国家提高智力支持。三、参赛措施(参照往届成功举行经验总结):1.参赛对象:全日制在校学生(包括博士生、硕士和本科生)。2.组队:由学生自主构成优势互补的团体参与,人数不限,鼓励跨学院、跨学历层次组队。3.参赛作品规定: 参赛作品是在深入研究和广泛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完毕一种把技术、产品或服务推向市场的完整、详细、深入的商业计划书。参赛项目可以是一项发明发明、专利技术,也可以是一项也许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项目详细来源有:(1)参赛小组组员参与的发明发明或专利技术;(2)经授权的发明发明或专利技术(此种状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发明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3)也许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4)学校老师乐意提供的科技项目。4.奖励: 大赛设置一、二、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