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考历史试题知识点归类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一、单项选择题 1.(高考全国Ⅰ卷 24 题)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他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异;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异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答案】C【考察点】分封制2.(广东高考 12 题)战国此前,“百姓”是对贵族的总称;战国后来,“百姓”成为民众的通称。导致这一变化的重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加强 B.宗法制的衰落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井田制的推行【答案】B【考察点】宗法制 3.(浙江高考 14 题)如下是周代世系略图,它透露出的有关制度信息有① 禅让制 ②分封制 ③世官制 ④宗法制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答案】D【考察点】宗法制4.(北京高考 12 题)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当是A.周 B.秦C.汉 D.唐【答案】B【考察点】秦统一中国 5.(浙江高考 15 题)公元前 2,秦完毕 统一大业。读右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次序的部分排列是A.②③①⑤B.②①⑤⑥ C.①③⑤④D.④③⑤⑥【答案】A【考察点】秦统一中国6.(高考大纲全国卷 13 题)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奚可甚哀……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答案】C【考察点】汉初政治制度 7.(江苏高考 3 题)某学者评唐朝三省制时指出:“凡未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未经政事堂议决副署,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这里所谓“违制”的论断,重要指皇帝背离了 A.诏令须由政事堂议决的制度 B.门下省执掌诏令草拟的职能 C.中书省监察地方政务的通例 D.尚书省负责执行诏令的定制【答案】A【考察点】三省六部制8.(福建高考 17 题)清末传教士明 恩溥记述:“促使中国学子年复一年地坚持科举考试,有的直到九十高龄终于拿到文凭方可罢休,有的则死于这一过程中。功名利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