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专升本 电子信息类《单片机原理及应用》 • 理解 MCS-51 单片机的 CPU 的构造,掌握几种地址指针 PC 、 DPTR 、 SP 的功能、运用。 单片机的内部构造 八大功能部件:(1)微处理器(8 位 CPU)(2)程序存储器(ROM、EPROM 或 Flash 等)(3)数据存储器(RAM、E2PROM)(4)四个 8 位并行可编程 I/O 端口(P0、P1、P2、P3)(5)一种串行口(UART)(6)两个 16 位定期器/计数器(T0/T1)(7)中断系统(含5~8 个中断源、2 个优先级)(8)特殊功能寄存器(SFR) 单片机关键部分是 CPU,可分为运算器、控制器、布尔(位)处理器运算器包括:累加器(ACC)、程序状态字(PSW)、暂存器、B 寄存器等部件控制器包括:定期控制逻辑、指令寄存器、数据指针(DPTR)、程序计数器(PC)、堆栈指针(SP)、地址寄存器地址缓冲器1. PC 是用于寄存下一条要执行指令的地址寄存器,PC 内容为将要执行的指令地址。变化 PC 内容,即变化程序执行的流向。 由两个 8 位计数器 PCH、PCL 构成。 2. 堆栈指针(Stack Pointer,SP)是指在片内 RAM 的 l28B(52 子系列为 256B)空间中开辟的堆栈区的栈顶地址,并随时跟踪栈顶地址变化。 堆栈是按先进后出的原则存取数据的,开机复位后,单片机栈底地址为 07H。 3.指令寄存器和指令译码器(Instruction Register,IR)的功能是对将要执行的指令进行存储和译码。当指令送入指令寄存器后,对该指令进行译码,即把指令转变成所需的电平信号,CPU 根据译码输出的电平信号,使定期控制电路产生执行该指令所需的多种控制信号,以便计算机能对的地执行指令所规定的操作。 4. 数据指针由于 8051 系列单片机可以外接 64KB 的数据存储器和 I/O 接口电路,故在单片机内设置了 l6 位的数据指针寄存器(Data Pointer,DPTR)。它可以对 64KB 的外部数据存储器和 I/O 进行寻址,DPTR 可分为高 8 位数据指针寄存器(DPH)和低 8 位数据指针寄存器(DPL),地址分别为 83H 和 82H。 • 掌握 MCS-51 单片机的存储器配置、堆栈定义、生成方式和运用操作。 8051 单片机存储器采用哈佛构造;从物理构造上分四种:片内程序存储器(只读存储器 ROM)、 片外程序存储器 、片内数据存储器(读写存储器 RAM)、片外数据存储器;从寻址空间分布上分三种: 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存储器外部数据存储器。从功能作用上可五种: 程序存储器、内部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