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2、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3、严格根据施工方案进行现场准备4、做好第一片、第一批预制梁板标准化施工质量控制工作5、做好现场施工质量的抽查、指导、监督管理工作6、把好安全关,确保施工安全7、合理规划,认真计划,根据总体计划组织生产8、钢筋砼梁板常见质量问题预防及处理32 合同段梁、板施工经验总结1、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施工方案应在熟悉施工图纸、梁板预制生产工艺和方法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施工过程中各种不利因素对梁板预制质量的影响。认真编制和完善施工技术方案、开工报告和报表,通过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编制、技术交底、岗前培训把关做好控制工作。1)预制场场地选择合理和整体布置有序场地选择应优先考虑成品梁板的存放和转运,为了避开场地沉降,有条件时选择在切方路基上为宜,因我标段桥梁较多,梁场开工早,多座桥梁均在同一时期开工,短时间内梁板架设难形成规模,成品梁需要考虑有足够的存梁场地,而且要求现场转运操作灵活。能够顺利地运抵吊装现场、进行起吊安装作业.场地内预制底模、堆料场、存梁场等应合理布局,构件预制时立模、浇注、养护、脱模、起吊等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与工作面,预制场地应进行必要的硬化处理,排水设施完善。2)施工前对模板方案认真设计,满足宜装拆,不漏浆要求底座和底模数量应根据预制构件类别、数量、使用的先后顺序以及生产周期和工期要求等进行计算确定,根据正常生产操作水平,考虑到梁板施工生产季节温度较低,平均底模生产周期按 10 天计算,假如施工过程有低于 5℃的天气情况,应准备蒸汽养生等设施实行保温养生措施;底座设计采纳混凝土底座,底模铺钢板。避开底模混凝土方案。内外侧模和端模宜采纳定型钢模,应根据预制梁的生产周期以及总的工期要求、底模数量等确定需要的套数。外侧模上宜设置附着式振捣器,以保证混凝土的振捣质量。侧模和底模之间的密封可采纳高压缩橡胶条,也可在底模上设置凹槽,嵌入橡胶棒作为密封防渗措施;侧模之间接缝处设置拼接槽口和定位栓孔,确保拼缝平整、容易密封和装拆。3)制定钢筋加工和混凝土质量的专项控制方案:包括钢筋加工、绑扎、安装、混凝土拌和、浇筑等.施工过程严格根据方案执行.4)原材料、外购成品、半成品料源审查把关:原材料质量是影响钢筋混凝土梁(板)质量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项目部应对用于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行认真的审查把关。会同监理工程师对砂石料、水泥、钢筋、粉煤灰等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