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1.1 课程设计目的针对“应用技术主导型”普通工科高等教育的特点,从工程创新的理念出发,以工程思维模式为主,旨在培育突出“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特色的、适应当前经济社会进展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通过在模拟的实战环境中系统锻炼,使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工程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能力都得到综合提高.以增强就业竞争力和工作适应力. 1。2 课题介绍本课设题目以多功能动态实验装置为对象,要求综合以前所学知识,完成此实验装置所需参数的检测。设计检测方案,包括检测方法,仪表种类选用以及需要注意事项,并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等等.1。3 实验背景知识换热设备污垢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能量、质量和动量传递的物理化学过程,污垢的存在给广泛应用于各工业企业的换热设备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因而污垢问题成为传热学界和工业界十分关注而又至今未能解决的难题之一。1.4 实验原理1.4。1 检测方法按对沉积物的监测手段分有:热学法和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热学法中又可分为热阻表示法和温差表示法两种;非传热量的污垢监测法又有直接称重法、厚度测量法、压降测量法、放射技术、时间推移电影法、显微照相法、电解法和化学法.这些监测方法中,对换热设备而言,最直接而且与换热设备性能联系最密切的莫过于热学法.这里选择热学法中的污垢热阻法。1。4.2 热阻法原理简介表示换热面上污垢沉积量的特征参数有:单位面积上的污垢沉积质量 mf,污垢层平均厚度 δf 和污垢热阻 Rf。这三者之间的关系由式表示:(1-1)图 1—1 清洁和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及热阻通常测量污垢热阻的原理如下:设传热过程是在热流密度 q 为常数情况下进行的,图 1a 为换热面两侧处于清洁状态下的温度分布,其总的传热热阻为:(1-2)图 1b 为两侧有污垢时的温度分布,其总传热热阻为: (1—3)忽略换热面上污垢的积聚对壁面与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则可认为 (1-4)于是两式相减得: (1—5)该式表明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清洁状态和受污染状态下总传热系数的测量而间接测量出来.实验讨论或实际生产则常常要求测量局部污垢热阻,这可通过测量所要求部位的壁温表示。为明晰起见,假定换热面只有一侧有污垢存在,则有: (1-6) (1—7)若在结垢过程中,q、Tb 均得持不变,且同样假定 (1—8)则两式相减有: (1—9)这样,换热面有垢一侧的污垢热阻可以通过测量清洁状态和污染状态下的壁温柔热流而被间接测量出来.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