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_第1页
1/2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_第2页
2/2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一、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性能维护 微生物室常用仪器设备主要包括:细菌培育箱、细菌鉴定及药敏测试仪、显微镜、高压灭菌器、冰箱、水浴箱等。这些仪器设备的质量维护对于检验结果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性能维护方法及维护频率参照制造商提供的使用手册进行。如使用手册中未详细注明或实验室自身无法完成,由生产厂家协助解决,每年至少一次. 二、培育基的质量控制 要求对培育基进行两方面的质量控制:无菌试验以及已知菌生长试验.无菌试验一般为随机抽样 3—5%,在 35℃条件下培育 48h,每批培育基至少进行一次无菌试验;已知菌生长试验的前提条件是实验室有足够的已知菌储备,其中包括标准菌株(如 ATCC 或 NCTC 标准菌株)及经过准确鉴定的临床分离菌。假如条件允许,提倡使用标准菌株。已知菌生长试验应明确预期结果。每批培育基至少进行一次已知菌生长试验。 三、细菌染色的质量控制 在临床细菌学检查过程中,革兰染色和抗酸染色使用频率最高。 1.革兰染色 IQC 要求:利用标准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及大肠埃希菌 ATCC25922)或其他已知的革兰阳性菌及革兰阴性菌至少每周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2.抗酸染色:利用已知的抗酸杆菌(AFB)阳性涂片每周或在更新炭酸复红染液时至少进行一次质量验证。 四、细菌鉴定或鉴别常用试验的质量控制 细菌鉴定或鉴别试验的 IQC 就是利用已知菌或标准菌株(如 ATCC或 NCTC 标准菌株)进行鉴定或鉴别试验相关影响因素的质量监控.应用频率较高的试验 IQC 每周至少一次,频率较低的试验 IQC 随标本一同进行。 五、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的质量控制 临床常用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包括一般 β-内酰胺酶测试、超广谱 β-内酰胺酶(ELBLs)测试、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以及定量药敏试验(即 MICs 测定法). 1.一般 β—内酰胺酶测试的质量控制:至少每周一次。质控菌株可使用临床分离的已知菌株,但最好使用标准菌株,如淋病奈瑟菌 ATCC31426(β—内酰胺酶阳性绿脓杆菌ATCC27853)和淋病奈瑟菌 ATCC43069(β—内酰胺酶阴性或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25923)。 2.ESBLs 测试的质量控制: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原 NCCLS)目前仅提供了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奇异变形杆菌 ESBLs 的测试标准。其测试标准参照最新的 CLSI文件.质量控制随临床测试菌株一同进行。 3.纸片扩散法及 MIC 测定法药敏试验的质量控制:质控试验条件...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检验科微生物室室内质量控制流程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