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时 《难忘岁月 难忘旋律》 教材分析: 《难忘岁月》是七年级第十四册第一单元学习内容。本教材选了几首反应我党各个革命历史时期的歌曲。这些歌曲和乐章歌颂了红军长征和八年抗战时期革命先辈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业绩和革命精神。使我们的学生从中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同步也感受到一代伟人毛主席的英明和伟大。 学生分析: 《四渡赤水出奇兵》写的是红军长征进入贵州后,四面临敌、处境十分危急。是毛主席力挽狂澜,在敌强我弱的不利形势下,机智用兵,四渡赤水,挣脱了蒋匪的尾追堵截,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奠定了毛主席红军统帅的地位。它是革命史诗《东方红》中的一首歌曲,学生们则闻所未闻,因此在教课时,以多种问题的提出、讨论、演唱歌曲的主题等手段来加深学生对歌曲的印象,同步也领会了革命者的英雄主义丰采。《游击队歌》反应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战士在八年抗战中生活、战斗的情景。“生动地刻画了游击战士在敌后艰苦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刻画了游击战士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群体英雄形象,深刻的反应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击侵略者的坚强决心”。从激起学生的爱好出发,以聆听、感受、体验等形式不知不觉中达到“可以用轻快有力的声音和保卫祖国,憎恨、蔑视侵略者的感情背唱《游击队歌》”。(用三课时)《歌唱祖国》是胜利的颂歌,也是对解放后人民建设事业的美好憧憬,气势磅礴,团结向上。放在《游击队歌》后教学,既是对上节课内容的复习,又在此处起到了感情升华的作用。《红旗飘飘》、《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学生比较熟悉且比较喜欢,故点到为止。 设计理念: 1、课堂设计挣脱旧的教学模式,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文学、历史、地理、朗诵等学科知识,充足体现新课程的学科整合和关联。 2、以聆听、感受、体验等形式来学习歌曲,“暗化”了知识与技能的学习。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措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的。 3、课程设计以长征—抗日—解放—改革开放—走进新时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反应中国历史上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事件和有一定影响的歌曲,以此来勾起我们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对美的旋律的回忆。通过多种形式、内容激起学生学习的爱好和热情,在满足学生体现欲的同步,提高学生的发明力、合作与交往,力争在整个课堂教学中体现出音乐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发明性和愉悦性。使学生受到革命英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