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5年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完美打印版

2025年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完美打印版_第1页
1/21
2025年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完美打印版_第2页
2/21
2025年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完美打印版_第3页
3/21
硕士入学考试《中医诊断学》考点精要表 1 - 中医诊断学发展简史朝代医家与著作特点战国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一是在诊断措施上波及望神、察色、闻声、问病、切脉等内容;二是认为诊断疾病必须结合病者的内、外原因加以考虑;三是从理论上对辨证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四是贯穿了诊病与辩证相结合的诊断思绪。《难经》尤其重视脉诊,提出了独取寸口诊脉法西汉淳于意(仓公)创诊籍开始记录病人的姓名、居址、病状以及方药等东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是辨证论治的创始人西晋王叔和《脉经》分述三部九侯,寸口,二十四脉象,集汉此前脉学之大成,为我国现存最早的脉学专著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对天行发斑疮(天花)、麻风等传染病,基本上能从发病特点和临床症状上作出诊断。是对黄疸病人作试验观测的初期记载南齐龚庆宣《刘涓子鬼遗方》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病候诊断的专著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王超《水镜图诀》食指络脉诊法(小儿指纹诊法)的创始人,是由《灵枢·经脉》“诊鱼际络脉法”发展而来宋陈无择(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是病因辨证理论与措施比较完备的著作南宋崔紫虚《崔氏脉诀》是以浮沉迟数为纲,分类论述 24 脉施发《察病指南》诊法的专著,并绘脉图 33 种,以图来示意脉象元敖氏《点点金》《金镜录》分 12 图,为论舌的第一部专著,后经清·杜清碧增补为 36 图,即为目前所见的《敖氏伤寒金镜录》金元之世戴起宗《脉诀刊误集解》对脉学颇有奉献滑寿《诊家枢要》为脉诊的专著,载脉 29 种刘昉《幼幼新书》论述指纹在儿科诊断中的重要意义危亦林《世医得效方》论述了危重疾病的“十怪脉”明张介宾(张景岳)《景岳全书》其中的“脉神章”、“十问歌”、“二纲六变”之论等,对后世的影响甚大李时珍(李濒湖)《濒湖脉学》详述 27 种脉的脉体、主病和同类脉的鉴别李中梓(李士材)《诊家正眼》把脉象分为 28 种申斗垣《伤寒观舌心法》清代李延罡《脉诀汇辨》周学霆《三指禅》论脉诊的著作徐灵胎《洄溪脉学》周学海《重订诊家直诀》张登《伤寒舌鉴》载有 120 图梁玉瑜《舌鉴辨正》载有 149 图吴谦《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以四言歌诀简要简介四诊的理论与措施,便于掌握要点林之翰《四诊抉微》所论内容全面,注意色脉并重、四诊互参周学海《形色外诊简摩》陈修园《医学实在易·四诊易知》汪宏《望诊遵经》搜集历代有关望诊的资料,阐明气...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5年考研《中医诊断学》考点精华完美打印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