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学习提议 本章对公文作了全面的概述,是学习、掌握本教材的基础。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员应识记: 1、公文的含义及理解; 2、公文产生的社会条件、我国古代公文产生的重要线索及演变; 3、文书、文献与公文的基本含义; 4、公文的重要特点及其法定作者与行文单位的含义; 5、公文的重要作用; 6、常见的公文分类的措施及含义; 7、公文名称的含义及种类。 领会: 1、公文与国家管理活动的关系; 2、公文产生的社会意义,公文演变与政权更迭的关系; 3、文书、文献与公文的异同; 4、公文的法定作者与公文的法定权威与效用的关系,公文体式规范的意义,公文规定处理程序的必要性。 5、公文的作用及其在机关信息传递与公务联络中的重要性; 6、公文分类的意义; 7、公文名称与公文内容的关系,对的使用公文名称的意义。 应用: 我国现行机关行文中未对的使用公文名称的状况及其对机关公务活动的影响。 本章出现选择题和问答题的也许性较大。在复习时重点掌握公文的分类和名称,此外,对公文的含义、特点、作用,也要予以重视。 案例分析 举例阐明怎样对的把握行文方向 从一种单位的对外文献来说,可以行文方向划分为上行文、平行文和下行文三类。 (1)上行文。上行文就是指下级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它所属的上级领导机关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所发送的公文,是自下而上的行文,故称上行文。例如,国务院各部、委,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给国务院所报送的工作汇报和请示就是上行文。一般地说,上行文是作为下级机关向上级领导机关,下级业务部门向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汇报工作,请示问题,祈求予以领导和业务指导的文献。 (2)平行文。平行文就是指同级机关或者不相从属的,没有领导与指导关系的机关之间的一种行文。例如,中共中央各个部之间,国务院的各个部、委、局之间,各个省委之间,省人民政府之间,各个县委之间,县人民政府之间,都是平级平行机关。再如,省军区和省人民政府之间,学校和工厂之间,没有领导指导关系,是某些不相从属的机关。上述这些机关之间,在互相联络或协商工作问题时,一般都合适于使用“函”来行文。 (3)下行文。下行文就是指上级领导机关对所属的下级机关的一种行文。例如,党中央给各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国务院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发的文献就是下行文。下行文一般常用指示、决定、告知、批复等。 下行文是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对下级业务部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