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简要知识点)一、. 软件过程五个模型对比(瀑布模型、迅速原型、增量、螺旋、喷泉模型)二、可行性研究:1、任务:用最小的代价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确定问题与否可以处理。2、四个方面:技术、经济、操作可行性、法律3、数据流图四种成分:1、源点/终点 2、处理 3、数据存储 4、数据流三、需求分析:1、任务:确定系统必须完毕哪些工作,对目的系统提出完整、清晰、详细的规定。2、构造化措施就是面向数据流自顶向下逐渐求精进行需求分析的措施。3、实体联络图:1、数据对象 2、属性 3、联络(1:1、1:N、M:N)四、总体设计:1.任务:回答“概括的说,系统应当怎样实现”,用比较抽象概括的方式确定系统怎样完毕预定的任务,也就是说应当确定系统的物理配置方案,并且进而确定构成系统的每个程序构造。2. 系统设计阶段(确定系统详细实行方案)、构造设计阶段(确定软件构造)3.模块独立:内聚和耦合4. 耦合表达一种软件构造内各个模块之间的互连程度,应尽量选用松散耦合的系统问题定义(确定题目)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综合测试系统设计系统实现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重要任务是使软件持久地满足顾客的需要软件生命周期:5. 内聚 (Cohesion): 一种模块内各元素结合的紧密程度6.面向数据流的设计措施:变换流和事务流五、详细设计:1.任务:确定应当怎样详细的实现所规定的系统,也就是说通过这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应当得出对目的系统的精确描述,从而在编码阶段可以把这个描述直接翻译成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书写的程序。2.过程设计的工具(程序流程图、盒图、PAD 图、判定表、判定树)七、测试:1、单元测试:又称模块测试。每个程序模块完毕一种相对独立的子功能,因此可以对该模块进行单独的测试。由于每个模块均有清晰定义的功能,因此一般比较容易设计对应的测试方案,以检查每个模块的对的性。2、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完毕后,要考虑将模块集成为系统的过程中也许出现的问题,例如,模块之间的通信和协调问题,因此在单元测试结束之后还要进行集成测试。这个环节着重测试模块间的接口,子功能的组合与否达到了预期规定的功能,全程数据构造与否有问题等。3、白盒测试技术(逻辑覆盖、基本路经测试) 白盒测试时将程序看作是一种透明的盒子,也就是说测试人员完全理解程序的内部构造和处理过程。因此测试时按照程序内部的逻辑测试程序、检查程序中的每条通路与否都能按预定的规定对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