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碱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及说明到目前为止,为了得到氯产品中所必需的氯气,唯一途径就是电解食盐(工艺路线) 2NaCl+2H2O=2NaOH+Cl2+H2这一过程是经过两个生产车间的多道工序完成的。首先将经过化验的原盐在盐水车间加水加温融化为饱和食盐水(需化验盐水中的盐含量是否达到饱和 315 克/L)或从卤水井中采集的卤水进行精制(去除盐水中的钙、镁、水不溶物等杂质),得到符合工艺要求的精盐水(需化验精盐水中的钙、镁等杂质是否达到标准).然后精盐水进入电解车间的电解槽(主要生产设备)。电解分为隔膜法和离子膜法,后者是较先进的工艺,其产品电解液也因为工艺不同而质量不同.在电解槽中经直流电(直流电是沟通电在整流工段经整流器整流得来)电解,在出口阴极产出 NaOH(电解液),阳极产出 Cl2(氯气)和 H2(氢气 ) 。 其 中 电 解 液 中 含 有 的 盐 和 水 要 在 蒸 发 车 间 的 蒸 发 器 中 用 蒸 汽 加 热 去 除 , 生 产 出30%、32%、40%、45%等不同浓度的液碱或经过固碱设备直接生产出固体烧碱,这已经是最终商品经过化验根据其技术指标可以按等级入库出售。氯气和氢气可以分别直接入库销售:氯气可以在液氯车间经过冷却、干燥压缩为液态装罐入库出售,其商品名称叫液氯,氢气也可以作为商品入库出售;这两种气体更可以在合成车间经合成炉(主要生产设备)燃烧生成 HCl(氯化氢)。HCl可以溶于水做成盐酸销售,更多是输送到氯乙烯单体车间与从乙炔车间送来的乙炔合成氯乙烯单体作为聚氯乙烯的原料。聚氯乙烯、农药和其他吃氯产品则是使用上述生产过程中产出的氯气或氯化氢气.以聚氯乙烯为例:其工艺路线分为电石法和乙烯法.1、电石法:在中国的企业中电石法的生产能力占了 2/3 左右。电石法是以电石 CaC2为主要原料,电石进厂后要进行化验,其技术指标为:发气量 L/Kg、硫化氢%、磷化氢%。合格的电石首先在乙炔车间的发生器(主要生产设备)中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乙炔气 C2H2和电石灰渣。乙炔气和硫化氢、磷化氢都是易燃易爆气体,所以乙炔车间属于甲级防爆单位。其合格产品为经过碱洗和清净处理去掉硫化氢和磷化氢的经化验达到一定技术指标的乙炔气.电石渣一般作为水泥生产的原料或直接代替白灰用于建筑业。从合成车间生产的氯化氢气经化验(纯度和水分)合格后与乙炔气按一定比例在氯乙烯单体车间的转化器(主要生产设备)中合成氯乙烯单体: HCL+C2H2=C2H3CL。氯乙烯单体经过精馏塔(主要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