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 案 + 个 案 教 案 本 姓 名: 时 间: 2 第一学期 年级组: 一年级 科 目: 数 学 第二小学 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一、 学生现实状况分析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一班和三班的数学,学生共 80 人,这些学生大部分上过幼儿班,尚有些学生是从外地随父母打工转入的,一般话体现不精确。他们天真可爱,活泼调皮。据幼儿班老师简介,这些学生各方面的差异较大。大部分学生活泼开朗,对新事物充斥了好奇,接受能力较强,一小部分孩子反应较慢,接受能力差。开学初,通过和学生初步接触理解,这些学生由于常规训练少,某些起码的常规知识都不太理解,他们还像在幼稚园同样没有任何约束,想来就来,要走就走,上课时乱走乱动。本学期施行的教材,重要是开拓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想象。因此,针对学生的不一样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步,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的开拓,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培养,努力使每一种孩子都成为一名优秀的学生。二、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一共分为九个单元:准备课、位置、1----5 的认识和加减法、认识图形、6-----10 的认识和加减法、11-----20 的认识、认识钟表、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及总复习和二个数学活动:数学乐园和我们的校园。本册的教学重点是 20 以内的进位加法和 10 以内的加减法,难点是进位加法,这两部分知识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基础,同步它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对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本册教材是义务教育的试验教材,是在新课程原则的指导下进行的试验书本,本册教材重要是通过多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测能力、思维能力、口头体现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爱好,同步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理解一定的学习措施、思考方式。三、 教学目的与规定知识与技能1、纯熟地数出数量在 20 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辨别几种和第几种,掌握数的次序和大小,掌握 10以内各数的构成,会读、会写 0-20 各数。2、初步懂得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初步懂得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纯熟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 10 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处理某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