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大全“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知识点总结2017-11-11一、新思想的萌发(一)魏源与《海国图志》1.背景:(1)民族危机和封建统治危机日益加深。(2)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3)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2.内容:魏源编写《海国图志》,系统介绍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3.意义:成为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二)林则徐开眼看世界林则徐在禁烟运动时,就开始将外文资料,编译成《四洲志》《各国律例》;还搜集、绘制西方战舰图样,仿制西方战舰。林则徐成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代表康有为文案大全二、维新思想一)背景1.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使民族危机深重。2.洋务运动和民族资本主义兴起,民族资级力量不断壮大。3.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二)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主要思想把儒家今文中的“三世说”和西方的进化论相结合,宣传西方政治学说。发表《变法通议》,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的危害和顽固派的因循守旧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① 翻译《天演论》,提出进化论观点,增强无数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信心。② 对君权论进行严厉的批判,直接动摇了君权论的基础。三)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1.维新变法思想推动了戊戌变法运动。戊戌变法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真理的一次爱国运动,也是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开阔了知识分子的眼界,提高了他们参与政治的热情。2.维新派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也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3.这次变法大大激发了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文案大全三、孙中山的三民主义——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一)三民主义1.背景:(1)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2)各种挽救民族危亡的改良方案不断碰壁失败。(3)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选择了革命的道路。2.提出:1905.8,建立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制定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1905.11,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革命纲领第一次明确解释为“民族”“民权”“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