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定位策略【摘要】面对日益激烈的金融竞争,城市商业银行生存与进展的关键还在于找准市场定位.只有把握银行业进展的大势,致力于变革、创新,立足于核心竞争力,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充分利用和挖掘资源禀赋,明确并坚持具有特色和品牌的市场定位,才能在百舸争流的金融机构竞争中胜出。本文通过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与风险,深化分析和讨论影响城市商业银行定位的因素,据此提出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的策略选择和对策建议。【关键词】城市商业银行,市场定位,问题,策略选择一、引言2024 年北京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三家城市商业银行先后 IPO 成功。上市后的规模快速增长效应,成为城商行群体中经营较好的后来者争相模仿的榜样。此后,不断有城商行向证监会递交 IPO 申请,其中包括上海银行、徽商银行、重庆银行、江苏银行在内的十多家城商行。据不完全统计,在不同场合提及有上市意愿的银行机构已超过 40 家。可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第四家城商行成功登陆资本市场。为了尽快符合监管要求急于上市的各城商行纷纷清理股权。2024 年 1 月至 7 月,共有 15 家地方性银行进行股权挂牌转让,涉及股权总数逾 3.9 亿股。部分城商行为了把资产规模做大,不惜花高价进驻大城市商业中心设立分行,但缺乏核心竞争力,抗衡不过全国性商业银行,最终导致异地分行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盲目强调规模扩张而忽视自身管理风险,并没有让城商行获得应有回报.其他资产规模较弱的城商行,也纷纷使出浑身解数扩充资本实力,谋求长期进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发行金融债券、加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地区零售服务等非传统业务的拓展已然成为各城商行青睐的选择,并且也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不过,相对于资产规模、存贷业务短期快速增长的可预期性,银行自身的管理水平和内控机制的完善等软实力的提升在短期内仍存在很大的波动性,特别是在我们金融体系进一步开放的宏观背景下,国际银行业的涉足进一步加深这种不确定性。在市场定位的顶层设计上,中国银监会公布的 2024 年年报中就以“立足本地、服务小微、打牢基础、形成特色、与大银行错位竞争”来表述城商行的进展思路.这可以看作是中央决策层经过深思熟虑后对城商行进展的最新定位阐述。具体负责城商行监管的银监会银行二部主任肖远企曾在公开场合表示,城商行面临的最突出挑战就是市场定位和进展方向还不够准确、清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定位于大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