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外建筑的差异摘要:建筑是一种凝固的艺术,每个国家的建筑都会因为地域差异、文化差异、价值观差异等因素形成差异。本文主要从建筑地域差异和文化差异两个方面去分析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建筑为什么在布局设计上和结构设计上存在差异。关键字:差异、布局设计、结构设计、地域差异、文化差异建筑是一种立体艺术的体现,具体是通过建筑物群体布局和建筑物的形体、平面布置、立面形式、内外空间组织、结构造型等组成的建筑构图,然后在比例、尺度、色彩方面,通过装饰、绘画、雕刻等手段处理下所形成的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这种艺术的展现会因为文化差异、观念差异、价值观差异等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一、中外建筑的差异中外建筑的差异在古典建筑方面最为明显,主要体现在建筑布局和结构上。以下就以古典建筑为例说明中外建筑设计的差异所在。(一)建筑布局设计差异中国传统的建筑在平面布局设计方面大多都是以简单的、有组织的、有规律的布局为主,在走向上特别讲究组织性和规律性,其中以庭院式组群布局最为突出.每当我们参观这些传统的中国建筑物时,我们会发现每座建筑物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无论住宅、宫殿、官衙、寺庙等,都是由具有特定使用功能的单座建筑,然后加上一些走廊、围墙等环绕而成的一个个庭院。这些庭院式的建筑物在布局上基本是一致的,都是采纳均衡对称的方式,然后再沿着横、纵轴线进行设计,而且在纵轴线上的建筑物一般要比在横轴线上的建筑物更为重要,如北京故宫,这座宫殿能充分地把上述所介绍的设计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设计风格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前。与中国不同,西方建筑是开放的单体空间布局向高空进展.从古希腊古罗马的城邦开始,就广泛地使用柱廊、门窗,增加信息沟通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这与西方人很早就常常通过海上往来互相及社会内部实行奴隶制有关。古希腊的外向型风格和科学民主的精神不仅影响了古罗马,还影响着这个世界。(二)建筑结构设计差异自民国时期到现在,我国建筑的设计概念一直受到外国思潮的冲击,在建筑结构形态的选择上也一改以往的结构方式,变成了以轻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为主要形式。但在传统的中国,结构形态的选择上,一般都是以木架构作为建筑的主结构形式,采纳木柱、木梁等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和房檐的压力一般是通过木梁架传递到立柱上,而墙壁只起隔断作用,不作承担房屋重量的部分。作为西方国家的代表,古希腊和古罗马,他们大多为单体建筑,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