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降水施工方法深井降水原理及目的深井降水原理在打好的深井中配备深潜水泵一台,利用水泵不断抽水,使井孔周围土体水压形成一定高差,地下水在大气压及土体压力作用下由高压向低压流动,流入井管内被抽出,在离深井较远的地方则主要靠水的压差作用向井管流动。根据勘察结果,在基坑过程中,由于第③层为粘质粉土夹淤泥质粉质黏土,第③层和第④层土中夹有砂性土,该土层在水头差的作用下易产生流砂或管涌现象,第⑦层是微承压含水层.本工程承压水层顶埋深为 3。0~11。0m,上覆土层厚度约为 10.4m~11.00m。A、基坑地板稳定性条件:基坑地板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压力应大于承压水的顶托力. 即 H×yS≥FS×yW×h。式中:H---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距离(米), yS-—-基坑底至承压含水层顶板间的土的平均重度(KN/M3) FS-——安全系数,一般为 1.0~1。2,本工程取 1.1。 yW-——水的重度(KN/M3),取 10KN/M3h-——承压水头高度至承压含水层顶板的距离(米)。承压水头高度为 4m。1)。根据上式计算基坑底板上覆盖压力 H×yS: H=19。40m-10.40m=9。00m yS=17.80 KN/M3 即 H×yS=9.00m×17。80 KN/M3=160。2Kpa2)。计算承压含水层的顶托力: FS×yW×h=1。1×10 KN/M3×(19.40—4。00)=169.40 Kpa则 FS×yW×h-H×yS=169.40 Kpa-160。2Kpa=9.2 Kpa根据上述计算结果分析,承压水顶托力大于上部土压力 9。2 Kpa,故本工程须考虑降低承压水水头在第②层~第⑤ 1 层的范围内。即地表以下 5。00m~11m 左右。B、 单井影响半径 R=2Sw×√(K×H)=20.28m R--—影响半径, Sw--—水位下降值 7m K---渗透系数 6。0×10-7 cm/s=0。42M/D H---含水层厚度 5m3。1。2 深井降水目的由于深水井的特别结构,使真空能作用于地表以下各土层,将土层中自由水充分吸取,汇合于深井之中,由深井内水泵排出,由于自由水排出,在重力作用下,土体空隙比下降,提高了土体强度和自稳性,通过降水及时疏干开挖范围内土层的地下水,防止开挖面土体失稳。对工程施工安全,围护结构安全和环境保护均十分有利。3.2 降水井布置根据降水的目的,水文地质条件与基坑开挖的深度等因数进行降水抽水井的布置,具体布置为:按每 200m2~250m2 为一口分布,避开工程桩及支撑位置分布 12 口降水井其中包括2 口观察井,井底标高-12。3,井深 11。1m,井管长度 11。6m,深基坑部位加深 2m,具体深井位置见《深井位置平面布置图》。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