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人员消费者权益保护知识读本》重要知识点为切实提高大陆地区银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水平,监管机构和行业协会根据目前国内银行业消费者权益保护现实状况、根据法定的消费者的权利、银行应尽义务设定,对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了详细的规划,包括工作宗旨、工作原则、定价原则、基本规定、工作实行内容等。1.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宗旨以改善银行业服务质量、提高金融稳定能力、提高公众金融素质、支持行业发展、赢得社会尊重为工作目的,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服务至上,坚持社会责任,通过广泛、深入、系统的金融教育,全面提高全社会对银行业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全面提高全社会的金融素质,培育银行业消费者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积极、科学地主张银行业消费者合法权益。2. 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工作原则重要包括:教育为主、防止为先、依法维权和协调处置。其中,防止为先是将消费者权益保护作为市场准入审批的必要条件,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产品、服务设计和审批之初,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条款预设其中;在消费者购置产品和接受服务之前,积极践行告知义务,实事求是地加强事先宣传讲解和风险提醒;在开展营销时,严格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条款规范销售活动。教育为主是要培育消费者的自主选择判断能力和积极维权能力。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原则包括依法合规、诚实守信、公开透明、公平公正、文明规范。银行应积极履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社会责任,积极承担消费者教育工作,有效引导和培育消费者的金融意识和风险意识,公平看待消费者,加强消费者投诉管理,为消费者提供优质的文明规范服务,共同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推进银行业健康发展,增进社会友好进步。针对特殊群体消费者权益保护原则是以人为本、公平公正、以便快捷、适度营销。工作中应遵照中国银行业协会《有关深入完善残障人士银行服务的自律规定》(银协发[]35 号)、《中国银监会办公厅有关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残疾人客户金融服务工作的告知》(银监办发[]144 号)、《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有关为严重老弱病残等特殊客户做好人性化服务的紧急通》(银协发[]5 号)等规范性文献。针对特殊群体消费者权益保护,银行要统一建立健全为特殊群体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的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在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风险控制、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新设营业网点等方面,应当针对特殊群体消费者的特殊状况和实际需,作出统筹考虑,充足尊重和保障特殊群体消费者公平获得银行服务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