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目标1、 掌握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关系。认识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正确描述温度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规律,并会简单的应用。2、 理解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公式,掌握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3、 学会运用溶液的稀释、变浓、混合的有关计算重点、难点重点:1、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概念 2、溶质质量分数的概念及公式,掌握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3、溶液的稀释、变浓、混合的有关计算难点:1、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的运用 2、有关质量分数的计算 3、溶液的稀释、变浓、混合的有关计算考点及考试要求溶解度曲线的运用,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教学内容【基本知识回顾】(1)某浓度的食盐溶液取出部分后,剩余溶液的浓度(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2)将 40℃时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 20℃,在温度变化前后,溶液中保持不变的是( ) A。溶质质量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液浓度(3)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在相同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C.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解溶质的量一定达到了最大值 D.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4).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不饱和溶液降低温度后一定变成饱和溶液C.浓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 D.溶质可以是固体、气体或液体(5).对于多数固体溶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之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纳的方法有( ) ① 降低温度;② 升高温度;③加同种溶质;④ 加溶剂;⑤恒温蒸发溶剂. A.①③⑤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⑤(6)20℃时,在 100 g 水中不断加入食盐固体,充分搅拌后过滤,称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如下表所列,其中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 ) 选项 A B C D 加入食盐的质量/g 10 20 36 40 所得溶液的质量/g 110 120 136 136(7)推断正误: (1)向 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加入 1 克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增加。 (2)随水量的增加,能溶解的物质增加,所以溶解度随溶剂量的增大而增大. (3)将氢氧化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克采纳加溶剂、降温的方法。 (4)一定温度下,100 克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有氯化钾 10 克,则:该温度下氯化钾的溶解度为 10 克。一、溶解性和溶解度1、物质的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和一定量溶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