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基础知识一、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是根据钢在固态下组织转变的规律,通过不同的加热、保温柔冷却,以改变其内部组织结构,达到改善钢材性能的一种热加工工艺。二、热处理的作用 正确的热处理工艺不仅仅可以改善钢材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还可以消除钢材经铸造、锻造、焊接等热加工工艺造成的各种缺陷,细化颗粒,消除偏析,降低内应力,使组织和性能更加均匀.三、钢的临界温度 由 Fe-Fe3C 相图可知,共析钢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经过 PSK 线(A1)时,发生珠光体(P)与奥氏体(A)之间的转变;亚共析钢经过 GS 线(A3)时,发生铁素体(F)与奥氏体(A)之间的相互转变;过共析钢经过 ES 线(Acm)时,发生渗碳体(Fe3C)与奥氏体(A)之间的相互转变。A1、A3、Acm 称为碳素钢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组织转变的临界温度。四、钢在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为了使钢在热处理后获得所需要的组织和性能,大多数热处理工艺都必须先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获得奥氏体组织,然后在以适当的方式(或速度)冷却,以获得所要的组织和性能。通常把钢加热获得奥氏体的转变过程称为奥氏体化过程。五、奥氏体的形成过程 (一)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 共析钢在室温的平衡组织是单一的珠光体,珠光体是铁素体和渗碳体的两相混合物。若共析钢的原始组织为片状的珠光体,当加热至 Ac1 以上温度保温,将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奥氏体的形成过程包括碳的扩散重新分布和铁原子扩散使铁素体向奥氏体的晶格重组。 (1)共析钢由珠光体到奥氏体的转变包括四个阶段:奥氏体形核、奥氏体长大、剩余渗碳体溶解和奥氏体均匀化. (2)奥氏体晶核通常优先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形成。这是因为在相界面上碳浓度分布不均匀,位错密度较高、原子排列不规则,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所以容易达到奥氏体形核时所需要的密度起伏、结构起伏和能量起伏(二)亚(过)共析钢的奥氏体形成过程 亚(过)共析钢中,除了珠光体外,还有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当加热到 AC1 温度时,珠光体先转变为奥氏体,然后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先共析铁素体(或渗碳体)逐渐向奥氏体转变,当温度超过 AC3(或 ACCM),并保温足够的时间。才能获得均匀的单相奥氏体。六、影响奥氏体形成速度的因素 奥氏体的形成是通过形核和长大过程进行的,整个过程受原子扩散控制。因此,一切影响原子扩散、奥氏体形核与长大的因素都影响奥氏体的转变速度。外因主要有加热温度和速度。内因主要有钢的化学成分和原始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