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场管理制度框架 合理的规章制度,是提高牛场生产管理水平和调动工人积极性的有效措施,是办好养牛场的重要环节。我国各养牛场一般都建立有以下几种规章制度:一是岗位责任制,使每个工作人员都明确其职责范围,有利于生产任务的完成;二是建立分级管理分级核算的体制,充分发挥各组织特别是基层班组的主动性,有利于增产节约,降低生产成本;三是制定简明的养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利于互相监督,减产评比;四是建立奖惩制度。其中养牛生产技术操作规程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核心,是提高养牛生产,促进养牛业大进展不可缺少的有效措施和重要保证。 一、日常工作规章制度框架 (一)职工守则 1、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文化、科技和业务素养。 2、团结同志,尊师爱徒,服从领导。 3、遵纪守法,艰苦奋斗,增收节支,努力提高经济效益。 4、树立集体主义观念,积极为股份制养牛合作社的进展和振兴献计献策. (二)劳动纪律 1、严格遵守合作社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坚守岗位,尽责尽职,积极完成本职工作。 2、服从领导,听从指挥,严格执行作息时间,做好出勤登记。 3、仔细执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做好交接班手续。 4、上班时间严禁喧哗打闹,不擅离职守。 5、严禁在养殖区吸烟及明火作业,安全文明生产,爱护牛只,爱护集体财产。 (三)防疫消毒制度 1、坚持防重于治原则,要制定完善的防疫计划。即根据各种传染病在本地区目前和以前发生与流行情况,结合本地具体条件,制定切实而合理的防疫计划. 2、加强兽医监督,防止传染病由外地带入本场。场门设消毒室(池),并常常保持有效消毒作用。对新购入的牛,必须隔离检疫,观察一段时间后,在确定无病情况下,方可归入本场。 3、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严格的消毒制度,是及时切断传染源,有效控制疫病的发生和传播的主要措施。 (1)要对整个牛舍和用具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消毒,方可进牛。场门、生产区入口处消毒池内的药液要常常更换(可用2%的氢氧化钠液),保持有效浓度、车辆、人员都要从消毒池经过. (2)严格隔离饲养,杜绝带病源的人员或被污染的饲料、车辆等进入生产区。从外面进入牛场内的人员要进行严格消毒。 (3)牛舍内要常常保持卫生洁净、通风良好.每天都要打扫洁净,牛舍每月消毒一次,每年春、秋两季各进行一次大的消毒。常用消毒药物有:可佳消毒液、10~20%的生石灰乳、2~5%的烧碱溶液、0.5~1%的过氧乙酸溶液、3%的福尔马林溶液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