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平衡的标准管理规程一、目 的:建立物料平衡的标准管理规程,防止发生差错。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每批产品生产过程中物料平衡的管理。三、责 任 者:生产技术部负责人、操作工人、质量监督员。四、正文:1 在关键工序计算收率,进行物料平衡是避开或及时发现差错的有效方法. 2 收率计算的基本方法: 2。1 收率计算 收率=实际值/理论值×100%其中:理论值:为根据所用的原料(包装材料)量,在生产中无任何损失或差错的情况下得出的最大数量;实际值:为生产过程中实际产出量包括本工序正品产出量。2。2 在生产过程中如有跑料、散装后跌落在地上的物料,应及时通知组长及品管监督员,详细记录损失数量及事故过程,其损失数加在实际值之内进行计算。 2.3上工序移交下来的有效物料并经复核的数量,为下工序计算收率的理论值。 2.4 各工序物料平衡计算具体方法: 2。4.1 过筛打粉预处理:检查与复核原物料品名、数量、以及其质量情况.每一个物料,打粉过筛后称重量,并将上述每一种物料经打粉后的损耗率记录在工艺原始记录上。计算:物料损耗率=(打粉过筛前总重-打粉过筛后总重)/打粉过筛前总重×100% 2.4.2制颗粒:检查与复核领入原物料的品名、批号、数量以及质量情况,如发现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品管监督员同意后退回中间站。颗粒制好后,称重量、抽样测含量,必要时可增加测水分.2.4.2.1 计算总收率:预处理后物料总重量及制粘合剂的固体料(不含配粘合剂所用的液体溶媒)之和为理论值,颗粒干燥后总重量及捕尘器中废料和收集的残料之和为实际值,颗粒总收率=实际干颗粒共重/(本批配料后的总共重量+外加辅料)×100%颗粒损耗率=(制料前总重-实际干颗粒共重)/制粒前总重×100%2。4.2.2 损耗率太大或有问题时,必须查明原因,如检查工序内地面上积粉等可收集部分称重后,再复核计算是否相符,要求将损耗率降低。假如损耗率是负值,很可能颗粒中水分太高。 2.4.2.3 将上述计算分析结果记录在工序原始记录上。2.4.3 包装工序:包装完毕后计算收率和损耗率.包装成品数(件)加上取样(检验、留样观察)及未包装尾数和收集的残料之和为实际值,收率=包装所得总量×每包装量/本批实际领入总重×100%损耗率=(本批实际领入总重—包装所得总重)/本批实际领入总重×100%2.4.4 标签、说明书:实际领用数加损溢数为理论值,实际使用数加上印了批号未用的、残损的以及未用的总和为实际值,按 2.1 条计算即得.3 回收率合格评判标准:各工序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