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供物流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中文译名叫信息技术。 去年在互联网上看到,有人对数百家中国的中小企业进行了一次“管理者对 IT 认知度的调查”。调查的结果表明:几乎 95%以上的中小企业管理者(老板)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 IT;有70%左右的管理者明确地知道 IT 的确切含义;可以把 IT 系统与传真机和复印机区分开的大概有 60%;而能够想像出 IT 将对自己企业的未来进展起什么作用的管理者则不到 30%;至于另外一个数据--“是否认为必须重视 IT 系统的建设”的具体数字已经记不清了,不过大家推测一下多少也应该心中有数. 这个调查的权威程度我们不得而知;而一年来这些统计数字是不是还像当时那么“夸张”我们也无法统计。但是,我们信任这样一点—-在中国的企业中(不论大小),肯定有相当一部分还没有真正了解 IT 的含义、想像到 IT 的作用、当然也就更不用说 IT 的实施经验了。打个通俗一点的比方:就好像我们天天听别人讲“用某某原料做出的菜特别好吃",甚至广播、电视、报纸已经在不遗余力地推广这个菜的各种配方,但是这道菜吃到嘴里到底是什么“味儿",知道的人却还是很少。 本篇文章的主角—-宝供储运,是一家民营的中型储运企业,从它 1994 年底成立到现在仅仅只有 4 年多的历史。但是,在这 4 年多的成长过程里,它对应用信息技术的追求却贯穿始终。对不太了解储运行业的人来说,可能很难想象这类在印象里靠“搬东西、看仓库 "赚钱的企业、特别是这么一个原本很小的民营企业,对信息技术的应用竟然会这么执著.甚至,一些储运业的同行也不一定会理解或者赞同宝供储运的这种“另类做法"。然而,这种“另类做法”不但是宝供储运业务连续翻番、资产几十倍增长的关键,同时也正是我们之所以今日选择了宝供储运,而不是像一年前那样找一家证券企业或者航空公司来讲述“IT 味道"的原因。 假如我们把信息技术比作一场浪潮,那么这场浪潮正在不可阻挡地冲刷着各行各业的每一个领域。而就像不同餐馆的同一道菜都会有不同的味道一样,每个行业的每一个企业在 IT 应用方面的故事也会各不相同.IT 这种原料可以烧出上百种的口味,体味其中的一种也许只能算是“浅尝辄止”,不会产生什么深刻的理性认识。但可以肯定的是,对“味道”的现实感觉,肯定要比看完全量化的“菜谱”更能激发人们的“食欲”。这其实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赔了一笔,赚了三年 ---- 宝供储运的总经理和创始人—-刘武,学历是高中毕业。这里...